铜催化偶联反应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iscountst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催化的偶联反应是形成碳-碳键、碳-氮键及碳-氧键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化学的许多领域。近年来对铜催化偶联反应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寻找新的催化剂、配体和催化体系进行反应,进一步探索理解反应机理,扩大反应的应用领域。本论文简要综述了最近几年铜催化Ullmann类C-N键偶联反应、铜催化炔烃参与的氧化偶联反应以及铜催化氧化酯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在新的催化体系中对这些反应进行了研究和发展。论文设计、合成了一些酚醛胺型Mannich碱类配体,用于促进水相中铜催化卤代芳烃与咪唑类化合物及氨水的偶联反应。研究表明供电性的Mannich碱配体能有效促进上述反应的进行,特别是以氨水作为亲核试剂时,反应无需加碱即可顺利完成,因此具有经济、绿色、操作简单等优点。论文研究了无配体情况下铜催化的碘代芳烃与脲的偶联反应。考察了不同的铜源、碱、溶剂等对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无配体的情况下,CuI/PEG400/KOH的催化体系能高效催化碘代芳烃与尿素及N-苯基脲反应生成对称及不对称二芳基脲,反应条件温和,体系绿色,对环境污染小。论文研究了铜催化的炔烃与酚醛胺型Mannich碱的氧化偶联反应。探讨了不同类型Mannich碱对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2,4-二叔丁基酚型Mannch碱反应效果最好。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以该类Mannich碱与炔烃为底物合成了一系列炔丙胺。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提出Mannich碱在反应过程中发生逆Mannich裂解生成亚胺正离子中间体,再与炔反应生成产物。论文研究了铜催化下醛与二烷基过氧化物的氧化反应,在该反应中二烷基过氧化物既作为反应的氧化剂又作为叔醇的供体,为羧酸叔酯的合成提供了一个新的合成方法。论文还探讨了铜催化下醛与醇的氧化酯化反应,在无溶剂的条件下,CuI/β-二酮亚胺/DTBP的催化体系能高效催化醛与醇偶联生成酯,伯醇、仲醇以及位阻较大的叔醇均适用于该体系。研究了铜催化下苄醇选择性氧化酯化,发现在CuI/β-二酮亚胺/DTBP的催化体系下,溶剂决定氧化产物。以DMF为溶剂,氧化产物是醛;反应在无溶剂条件下进行时,生成自身氧化酯化产物,当向体系中加入稍过量的脂肪醇时,选择性发生交叉氧化酯化反应。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论文研究了铜催化下饱和烷烃与芳硼酸的氧化偶联反应。考察了不同的铜源、配体、碱、添加物等对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应中加入溴化铵作添加物,可提高反应收率。反应底物适用范围广泛,产率理想。论文还探讨了铜催化下饱和烷烃与烯烃的氧化Heck偶联反应,反应以廉价易得的三氟甲磺酸铜作催化剂,过氧化而叔丁基作氧化剂,无需加入配体,碱及添加物即可完成相应转化。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反应经历了一个自由基历程。
其他文献
<正> 近年来由于蛋白质饲料紧缺,科研单位全部用植物性蛋白粮饲喂产蛋鸡、肉用仔鸡的试验较多,并已大量用于生产.无鱼粉日粮饲喂雏鸡效果如何?对雏鸡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尚无
采用不同 p H值的酸性乙醇优选提取洋金花总生物碱的工艺 ,常规工艺纯化 ,用 HPL C法控制中间体质量。结果表明该工艺可行。
本文以延边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为例,分析了相关实验实践教学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效果。通过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实验
利用计算机设计鱼粉用量不同(6%、4%、2%、0%),但营养水平一致的饲料配方四种(Ⅰ、Ⅱ、Ⅲ、Ⅳ),饲喂京白Ⅲ系商品蛋鸡,经六周三个阶段的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四个组别间除个别
非洲是中国最主要的海外投资目的地之一。近年来,中非投资蓬勃发展。西非地区作为当前非洲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对中国企业的投资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受地缘、历史文化等多方面
<正> 本试验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探讨产蛋鸡无鱼粉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并进行营养价值评定;通过饲养试验,观察无鱼粉日粮的适口性、饲料报酬以及对产蛋性能的影响;探讨在产
立足于实战对抗背景,运用改进的ADC效能评估模型,研究了陆基常规导弹主战系统的作战效能,其研究方法可为导弹武器作战系统的指标论证、工程研制和作战运用等提供相关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