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毒素和相思子毒素标准物质制备及其定值分析与快速检测技术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g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蓖麻毒素(ricin toxin,RT)和相思子毒素(abrin toxin,AT)是两个结构和功能类似的植物毒素,具有毒性强、来源广、易制备等特点,是生物武器核查清单中唯一的两种植物蛋白毒素,也是重要的生物恐怖剂之一。面对防生物战和反生物恐怖的迫切需求,蓖麻、相思子毒素的快速检测和防治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为此,本论文开展了两种毒素蛋白标准物质及其定值与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第一,针对毒素蛋白的标准物质,建立一种高效亲和介质与凝胶过滤柱相结合的蓖麻和相思子毒素简便的纯化与制备方法,并对纯化后毒素进行特征鉴定与标准物质定值分析。首先,选取了云南、新疆等不同产地的蓖麻和相思子种子,种子去壳后匀浆抽提,经硫酸铵沉淀提取粗毒液,随后利用可高效特异结合毒素与凝集素的半乳糖残基亲和介质直接纯化粗毒液,去除粗毒液中的所有杂蛋白,再将去除杂蛋白的粗毒液上样到凝胶过滤柱,利用分子量的差异将毒素与凝集素分离,收集蓖麻毒素或相思子毒素部分,最后获得了各产地天然蓖麻、相思子毒素纯化物,经12%SDS-PAGE分析RT与AT的纯度均在95%以上,RT、AT的分子量大小分别约为64kDa、65kDa。其次,对纯化后的天然毒素进行特征分析。N-端测序结果显示各产地毒素序列一致,而蛋白热稳定试验结果表明各产地毒素结构无差异,但在质谱鉴定结果中,新疆产地的RT和云南产地的AT分值最高,因此作为标准物质候选物。RT和AT标准物质经HPLC鉴定,其纯度均达95%以上,经SMMC-7721细胞毒性试验测定,蓖麻毒素细胞CT50为2.35±0.26ng/ml,而相思子毒素CT50达到0.0032±0.0012ng/ml;小鼠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蓖麻毒素小鼠LD50大约为15g/kg,相思子小鼠LD50约为5.3g/kg。此外,将鉴定后的毒素溶液1mL/瓶分装冻干,RT分装180瓶,AT分装120瓶。然后对RT、AT标准物质进行定值分析,包括测定蛋白的绝对含量、均一性和稳定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方法,通过对两种毒素蛋白质中的硫元素测定,实现了蛋白质的绝对定量并可将蛋白质的含量结果溯源到国际SI单位。经HPLC/ICP-MS测定,蓖麻毒素含量为25.01g/瓶,不确定度为2.77g/瓶,且均一性良好,抽检11瓶样品相对标准偏差(RSD)仅为4.06%;相思子毒素定量为46.79g/瓶,不确定度为4.66g/瓶,均一性良好,RSD为4.81%;且两种毒素稳定性良好,80℃存放6个月均可以保持良好的活性。第二,针对两种毒素的检测,利用单克隆与多克隆抗体,结合金标记技术研制了蓖麻、相思子毒素的单重与双重快速免疫层析检测卡,并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建立了相思子毒素的毛细自驱动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首先,经兔多克隆抗体和鼠单克隆抗体的组合优化,以抗RT兔多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抗蓖麻毒素A链(RTA)单抗为检测抗体,研制出金标记的快速免疫层析检测卡,纯RT样本的检测灵敏度为16ng/mL,特异性好,与结构相近的AT以及BSA、SEB等无关毒素蛋白均无交叉反应,在检测牛奶、果汁、饼干等模拟样本时,其灵敏度仍保持不变,RT检测卡的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有效期达12个月;同样,利用抗AT兔多克隆抗体与抗相思子毒素A链(ATA)单克隆抗体组合,结合金标记技术,研制出AT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卡,其纯毒素样本检测灵敏度可达3ng/mL,特异性良好,与结构相近的RT以及BSA、SEB等无关毒素蛋白也均无交叉反应,检测食品模拟样本时获得了同样的灵敏度,室温条件下可稳定存放12个月。其次,在RT、AT单重检测卡的基础上,以抗RT类毒素兔多抗和单抗为捕获抗体,抗AT单抗和抗RT类毒素兔多抗为检测抗体,首次研制了可同时检测蓖麻与相思子毒素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双重检测卡。经测试发现,当双重检测卡检测PBS中的蓖麻毒素、相思子毒素及2种毒素混合样本时,灵敏度均可达25ng/mL,而检测食品模拟样本时,灵敏度为50ng/mL,与单重检测卡相比,具有同样良好的特异性。RT、AT双重检测卡成本更加低廉,还可减少现场检测携带装备数量,为战时使用提供了便利。此外,利用微机械与微电子技术(MEMS)设计加工的硅基片部分上的开放式微柱阵列结构,开发了一种毛细自驱动微流控芯片,具有与硝酸纤维素膜相似的液体毛细驱动作用。然后,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的原理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将抗AT类毒素兔多抗分别包被于硅基片与外源性拉曼分子上,建立了基于SERS的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技术,检测相思子毒素的灵敏度达到0.1ng/mL,是传统相思子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30倍。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建立了RT、AT战剂毒素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完成了RT、AT标准物质的定值分析,研制了蓖麻、相思子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单重、双重检测卡,前者检测灵敏度介于3~16ng/mL,后者检测灵敏度介于25~50ng/mL,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还首次建立了相思子毒素的毛细自驱动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达0.1ng/mL,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卡的30倍,这种基于SERS的毛细自驱动微流控芯片技术,有望发展为新型战剂毒素侦检仪。
其他文献
从福建省古田县的桃和李的细菌性穿孔病病斑上分离获得了30株细菌菌株,并通过柯赫氏法则证明这30株菌株均为该病害的病原菌.该病原菌在NA平板上培养1~2 d后,菌落呈圆形、黄色
对北京地区重点林区开展松材线虫普查时从油松中分离到一个伞滑刃线虫属群体.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发现其与东京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tokyoensis)基本相似;通过扩增核糖体
通过田间观测和人工授粉等方法,以攸县油茶与普通油茶‘华硕’种间杂交F1代为试验材料,对其花部综合特征、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花粉活力、人工授粉等开花、授粉和坐果特性
【目的】研究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精子的结构特征。【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裸盖鱼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裸盖鱼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无
根据甘薯薯瘟病菌特异基因(orf428)序列设计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引物,通过特异性和灵敏性验证,建立了能够快速检测甘薯薯瘟病菌的RPA方法.该方法检测结果与PCR检测结果
现有的二语习得研究表明,动机、文化背景、态度以及性别差异是影响学习者选择学习策略的因素。现今泰国的部分地区名义上仍然有男校女校的传统,但实际上大部分已经是男女混合学
<正> 一、引言参量混频器噪音小、动态大,日益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十多年前,参量混频器应用到雷达、散射通信、卫星通信、射电天文和电视广播等领域,提高了这些设备的灵敏度
研究背景伴随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证明高脂血症特别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又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密切相关,因此降脂治疗对冠心病
报道了福建省兰科1新变种——大瓣卷瓣兰Bulbophyllum omerandrum var.macropetalum,该变种与原变种主要区别在于花瓣长度约为原变种的2倍,先端稍扭曲且只具少量髯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