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随着中韩两国各领域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入,文学作为反映两国现实,表现内心世界的一门艺术,日渐成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窗口。其中小说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因其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受到了两国读者的喜爱。然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图书市场上的韩国翻译小说多是长篇小说,优秀短篇小说作品少之又少。因此短篇小说翻译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文本均选自韩国短篇小说集《年轻作家奖获奖作品集十周年特别版》。该书由韩国著名文学出版社“文化村”推出,共收录了韩国7位年轻作家执笔的7篇短篇小说,一经出版就进入了韩国畅销书之列。其作品内容题材多样,反映韩国社会现状。翻译该作品不仅是对笔者翻译能力的一大检验,也是向中国读者介绍韩国优秀短篇小说作品的大好机会。此外,笔者也希望本次翻译实践可以提高中国图书市场对韩国短篇小说的关注度,为韩国短篇小说的中译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次翻译实践笔者选取第1篇,第3篇以及第5篇的小说进行翻译实践,原文共计5万余字。《年轻作家奖获奖作品集十周年特别版》作为短篇小说集,每部小说在其叙事手法、语言风格、人物刻画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给笔者的翻译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困难。此外,中韩两国的文化差异也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参照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结合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完成翻译。整篇报告共分为引言、翻译文本介绍、译前准备、案例分析和总结五大部分。案例分析作为整个报告的中心部分,笔者分别从语言表达差异、文化差异、文学形象三个方面进行剖析。首先,语言表达差异部分译者将其分为词汇和句法两个方面,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多种翻译方案;接下来针对文化差异,主要从注释法和归化法两种方法加以分析;最后从人物对话、人物动作两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小说翻译中文学形象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