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作为基层社会的缩影,是当今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累计数量最多的基层治理单位。改革开放后,原先存在的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被打破,社区成为基层管理中各类网络交汇的关键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社区治理开始兴起。在社区治理中,多个社区主体应用治理理念围绕社区共同关注的问题,彼此协作,共同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形成有效互动。良好的社区治理可以建立政府、社区组织、居民的良好关系,促进多元治理格局的形成。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社区的良好治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权力组织的定位不清晰、治理的外部条件不足、文化核心价值解构等问题屡屡出现。社区权力文化网络研究中权力的组织结构和塑造权力运作的文化网络为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从现代化进程和社会治理转型这一宏观大背景入手,以权力的文化网络作为切入点,选取典型社区作为研究场域,探讨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克服现实困境的路径选择。在杜赞奇的著作语境中权力文化网络为乡村社会的村民广泛参与公共议题提供了具象的组织基础和抽象的关系基础,从而在乡村社会获得了良好的自治效果。不同于乡村社会的文化底蕴与组织基础,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内含文化以及价值规范与负责的组织网络都以社区组织、制度性文化、公共性精神等另一种形式体现。通过对DS社区治理实践的观察,我们发现在具体的实践中,权力文化网络的介入是可以发挥实际的作用的。当前中国的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中出现了诸多乱序的现象,我们可以借助社区治理权力文化网络体系,依靠社区权力结构的优化、社区文化空间场域的生产、社区文化核心价值的建构以及社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权力和作为隐性权力的文化所具有的规训与认同等治理性机制与功能,达成社区良好治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