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女性在妊娠期间特有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症状,引起孕妇全身多系统功能紊乱,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其发病率在5%左右,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PE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PE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中胎盘浅着床学说和血管内皮损伤学说为主要学说。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作为炎症反应的核心因子,过量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胎盘螺旋小动脉重铸障碍,引起胎盘浅着床,导致胎盘缺血、缺氧。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作为内皮细胞释放的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其合成、释放及活性被抑制、破坏,将进一步导致血管异常收缩及功能障碍,更加重了局部或全身缺血缺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使PE患者病情不断恶化。盐酸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注射液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血管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提高细胞耐缺氧的作用。研究显示,TMP注射液应用于PE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否通过降低TNF-α及提高NO水平,从而影响血压等临床参数变化尚无研究报道。目的通过探讨TMP注射液对PE患者TNF-α和NO表达水平的影响,旨在研究TMP注射液对PE临床疗效的作用机理。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在新乡市妇幼保健院规律产检、住院并确诊患有PE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子痫前期30例,重度子痫前期30例。试验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为轻度子痫前期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重度子痫前期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纳入本次实验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新乡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2实验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监测血压Q8H(6-14-22点),增加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避免不良精神因素刺激,给予高蛋白、低脂、低盐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对钙摄入不足者补充钙剂,降压药物盐酸拉贝洛尔。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25%硫酸镁。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给药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进行以10天为一个疗程的治疗。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μ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的含量,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中NO水平。结果1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TNF-α的表达水平并没有显著的差异,结果分别是:对照组(18.15±7.23)ng/ml,实验组(18.23±6.78)ng/ml。治疗后分别为:对照组(9.81±4.72)ng/ml,实验组(7.18±3.56)ng/m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较治疗前TNF-α水平下降明显,实验组患者TNF-α水平在治疗后相比较治疗前下降更为明显。治疗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TNF-α水平进行组间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的组病人的NO表达水平并无太大差别,分别是:对照组(3.46±1.61)μmol/L,实验组(3.48±1.52)μmol/L。治疗后的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4.08±0.89)μmol/L,实验组(4.66±0.99)μ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较治疗前NO表达水平升高明显,实验组患者NO表达水平在治疗后相比较治疗前升高更为明显。治疗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NO表达水平进行组间比较,两组间相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在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压水平并无显著的差异,分别为:实验组173.63±7.8/116.50±8.87mmHg,对照组172.72±8.82/115.61±9.49mmHg。治疗后再次对血压水平进行监测,结果分别是:实验组145.22±4.32/98.55±3.78mmHg,对照组150.31±9.27/103.26±7.86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较治疗前血压水平下降明显,实验组患者血压在治疗后相比较治疗前下降更为明显。治疗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压水平进行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有效病例数为28,总体有效率为93.0%,对照组的有效病例数为22,总体有效率为73.0%,实验组的临床总体有效率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通过降低TNF-α及提高NO水平对子痫前期患者有明显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