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与预警方法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安全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十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ZZ02-03-05-01-02),开展了面向不确定性的水资源安全研究。 首先,将传统的水资源系统概念进行拓展,提出水资源复杂巨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其系统组成、水网架构、和谐层次及和谐性原理,初步建立了水资源复杂巨系统理论框架。对复杂巨系统视角下的水资源安全内涵和外延进行了阐述,指出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安全研究应采用综合集成方法进行。 其次,阐述了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的思路和过程;为降低水资源安全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提出了水资源安全的组合评价技术,即对水资源安全从多种角度、分多种类型、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比选和综合。结合缺水地区水资源安全问题的特点,构建了区域水资源安全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定额类指标作为适中型指标处理,统筹考虑缺水地区的社会福利与用水效益。 第三,针对目前评价指标赋权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水资源管理科层结构的群组赋权方法。利用Kendall一致性系数对群组各成员赋权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比关系按照代表性原则确定合成权重。该赋权方法能够考虑多个评价区域对象之间的博弈关系,降低指标赋权的不确定性。 第四,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和物元可拓方法进行区域水资源安全组合评价。在模糊优选模型的隶属度计算中,通过引入基点值将相对隶属度转化为绝对隶属度,从而使该模型在给出优选排序结果的同时也能够衡量各评价对象的安全等级水平。在可拓方法的关联函数计算中,利用基点值对居中型指标进行预处理,解决了可拓评价方法不能处理居中型指标的问题。 第五,将水资源短缺影响图概念模型中的水量因子表达为盲数形式,建立了水资源供需分析盲数模型,利用盲数模型分析不同缺水准则下发生“水资源短缺”事件的可信度,以及未来缺水程度优于或劣于给定缺水情景的可信度。将缺水率盲数作为水资源短缺预警的综合指标,为预警决策提供量化依据。 最后,选择山东半岛城市群对上述理论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对不同发展情景下的水资源安全演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山东半岛水资源安全等级为临界安全,总体形势严峻;对2006~2007年枯水期水资源短缺状况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和预警模拟;进而提出了保障山东半岛水资源安全的对策措施。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水电能源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能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水电站建设在水能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然而西南地区的“三高”(高地震
为了营造"舒适、平安、畅通、优美、和谐"的高速公路服务环境,杭州市交投集团和杭州杭千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通过一年半来的努力,狠抓软硬服务,创建了具有杭州交通"窗口"特色的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和车流量不断增多,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和事故总量呈上升趋势,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的安全压力亦不断加大,部分事故肇事者以各种理由,向业
高速公路的特点是为驾驶员提供一个快捷、安全、舒适、方便的通道,如何对收费系统、收费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它的正常运行,以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应有的功能,是亟待研究探
随着今后免费通行政策实施的常态化,高速公路服务区在重大节假日保障工作方面面临较大压力.首先对本公司在2012年中秋国庆期间的接待情况、安全保畅工作、营收情况作了全面介
随着对资源和生存空间需求的不断扩大,人类不得不“上天”和“入地”,从某种意义上讲,“入地”比登天还难。随着科技的进展和采掘技术的进步,如今地下工程的应用范围之广、规
变电培训仿真系统(Substation Operator Training Simulator,简称SOTS)是运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模拟电站运行的仿真系统。SOTS通过为变电运行人员提供一个与实际生产现场高度近似的仿真环境而使运行人员得到身临其境的实况演练。本文主要研究和实现一套适合于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的仪表控件,以改善人机界面的外观,并保持学员的操作界面接近实际的现场操作环境。具体内容包括控件开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与p16基因甲基化的关系,研究脱氢表雄酮(DHEA)对p16基因甲基化以及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方法:以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HBV X基因
在TiO2催化体系中掺入Fe3+制成催化剂,以吖啶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Fe的掺杂对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掺Fe3+的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较高,是不掺Fe3+的TiO
随着社会的发展壮大,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公路建设的发展来讲,提高公路建设的高效运营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所以,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