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心脏影像学、电生理及血生化分析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lip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心脏方面相关的电生理、影像(包括胸片及心超),以及血生化的变化,并综合上述指标,提示其合并症之一,即肝硬化性心肌病的存在,讨论相关检查手段的意义,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1、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间,在温州医学院附一院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261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收集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段的健康检查者共225例,作为对照组。并均已排除有关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  2、记录两组的一般情况,静息状态下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组的心影大小、心电图、心超,血生化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3、对两组间影像学所见、生化指标进行比较,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  (1)心影衡量指标:正常人心胸比例为≤0.5,并以>0.5为诊断心影增大的指标。  (2)心电图、心脏超声指标包括:心电图指标包括各波形的变化及各类心律失常。心超测定左心房内径大小及E/A值。  (3)血生化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  结果:  1、研究组在静息状态下几乎不出现任何心脏方面的症状及体征。  2、以下指标间经比较均得出P值<0.05,即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1)、研究组心脏异常增大率较对照组高,且以左房增大最常见。  2)、研究组总体上出现心电生理紊乱的情况较对照组高。具体比较:研究组以T波低平或倒置最多见(31.8%),ST段压低,Q-T间期延长,Ptfv1(≤-0.03mm.s)、肢体或胸导联低电压及房早、室早常见,较对照组异常率高。研究组2项异常、3项及3项以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对照组高。  3)、研究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大,E/A<1者较对照组多见;  4)、研究组CK-MB、CK及BNP值较对照组高;  结论:  肝硬化患者有关心脏方面的症状表现不明显,但比较一般人群更容易出现心脏增大(且以左房增大为主),心电生理学的紊乱,心超提示肝硬化患者存在左房增大,左室功能减退的改变,并且反映心脏功能的血生化指标出现升高。这些指标的变化均提示着一个定义,即肝硬化性心肌病的存在,临床医师需要提高对该病的意识。
其他文献
目的:  严重肝功能不全病人麻醉药物药代动力学发生变化,七氟烷因不依赖肝脏经肺排出,更适合肝功能不全的病人。但麻醉废气会造成手术室空气污染,长时间吸入可能对医务人员的健
2020年一场疫情在深刻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对制造企业的整个生产链条进行重塑.比较显著的两个特点是,首先是利用数字化双胞胎等手段加速制造企业数字化进程以增加业务韧
期刊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rn这是《红楼梦》里宝姐姐咏柳絮的诗句.柳絮本来平淡无奇,借助风力却可以直上青云.rnIT圈从来不乏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概念,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