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T2-mapping技术对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关节软骨的评价及定量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a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MR对儿童髋关节进行研究,探究T2mapping技术应用价值,为临床DDH患儿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新的影像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临床诊断为髋脱位患儿56髋,32髋诊断为髋关节发育正常,在X线片上对DDH患儿使用T(?)nnis标准对脱位程度进行分级,按脱位程度(Ⅰ度、Ⅱ度、Ⅲ度、Ⅳ度)不同分为4个亚组。患儿及正常儿童均进行MR常规序列及T2mapping序列扫描,在常规扫描T1序列横轴位及冠状位分别进行软骨性及骨性髋臼指数、中心边缘角测量。在T2mapping序列上测量髋臼及股骨头骨骺软骨T2值。分别对正常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常规检查序列分析,Ⅰ度髋脱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髋脱位与正常对照组冠状位软骨性髋臼指数及软骨性中心边缘角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性髋臼指数及骨性中心边缘角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mapping序列测量的关节软骨T2值随着脱位程度加重呈增高趋势,最先出现变化的软骨是“Y”型软骨所在区域,正常对照组该区域T2值为44.67±6.74,Ⅰ度髋脱位组该区域T2值为48.97±5.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7。通过ROC分析,当“Y”型软骨所在区域T2值为43.80时是Ⅰ度脱位与正常对照组的临界值,曲线下面积为0.687,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43.7%,P为0.037。在正常对照组与不同脱位程度比较中,Ⅰ度髋脱位时髋臼软骨T2值已经出现明显改变,在股骨头骨骺软骨侧,ⅠⅡ度脱位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髋脱位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9。结论:当常规MRI检查尚未发现髋关节形态出现明显改变前,T2mapping可监测到软骨基质发生改变,早期病变髋臼侧先发生改变,继而股骨头骨骺软骨侧发生改变。当“Y”型软骨所在区域T2值大于43.80时,需高度注意存在髋脱位可能,并考虑尽快进行临床干预,以利于DDH患儿髋关节解剖及功能的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病因,然而目前临床上其治疗效果十分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对其中神经元的死亡机制缺乏深刻的认识。既往实验表明,在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神经元中发现自噬和凋亡共存,且二者有共同的调节因子,但自噬与凋亡的关系尚不明确。本人之前研究发现,七氟醚后处理可以通过抑制自噬从而减轻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1)探讨新生大鼠缺血
学位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敌敌畏中毒心肌损伤模型,探究纯化兔血清对氧磷酶1(PON1)对敌敌畏中毒大鼠心肌损伤的疗效是否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给予腹腔注射与染毒DDVP组同体积生理盐水。染毒组(B组)给予腹腔注射DDVP 15mg/kg。预处理组(C1组)给予PON-1,9600U/kg尾椎静脉注射,30分钟后,腹腔注射DDVP 15mg/kg。PON1治疗组(C2
学位
目的:胎儿大脑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起关键作用,而甲状腺激素缺乏症发生在妊娠期母体时,胎儿大脑会发生明显的脑损伤,而且这种损伤在将来无法逆转,从而导致其后代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损伤。本课题组之前的研究发现,当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发生于妊娠期母体时,其后代的神经发育明显受限。但目前还没有报道能阐述其神经变化的潜在机制。本研究旨在探讨母亲亚
学位
目的评价能谱CT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探究有效原子序数与PET/CT SUV值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21例病理证实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分别行PET/CT扫描及能谱CT扫描。记录并比较宫颈癌病灶及周围正常组织有效原子序数值(effective atomic number,Eff-Z)、单能量70ke V下的CT值和能谱曲线,绘制ROC曲线,得出最佳诊断阈值。记录宫颈癌病灶SUVmax及SU
学位
目的:心肌炎指心肌本身的炎症病变,有局灶性或弥漫性,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病毒和微生物感染以及非感染性刺激。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病毒引起心肌炎和炎症性心肌病,甚至在病原菌被清除后也可诱导其产生免疫应答。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它可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而对全身多种系统和相关疾病发挥调节作用,包括适应性
学位
目的:分析头皮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及临床表现特点,提高头皮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收集本院近五年758例经病理证实的头皮占位性病变,对其中具有影像资料的2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影像及临床表现,并利用统计学方法验证并分析头皮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及临床特征,并分析不同影像检查方法优劣性。结果:本研究共收集良性病例235例,恶性18例;平均年龄24岁(0-82岁),头皮占位性病变好发于顶枕部
学位
前言:大约有25%的结直肠癌患者初诊时即出现肝脏转移,高达50%的患者病程中会进展为肝转移。20-30%患者肝脏是其唯一的转移部位,而肝脏转移是其主要的致死原因。结直肠癌肝转移严重影响了晚期结直肠患者的预后。到目前为止,唯一可能治愈结直肠肝转移的治疗手段仍是手术切除,术后五年生存率达50%左右,此外对选择性患者联合新辅助和辅助化疗可进一步提高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
学位
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研究显示其发生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目前,在法医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对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仍缺乏有效的客观指标。它的病因涉及到多种神经递质和假说,而大量的病理学和生理学证据都支持了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系统功能失调假说。而多巴胺受体5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导致其与DA结合能力或表达量的改变而与许多精神疾病相关。目前为止,对DRD5基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
学位
目的通过对比小肠造口延迟还纳与正常还纳病人的相关临床指标、直肠切除术后及还纳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肿瘤1年无病生存率(DFS)、肿瘤局部复发率等综合分析直肠癌术后小肠临时性造口延迟还纳的原因及对术后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治疗的203例所有接受小肠造口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随访1年以上,排除8例尚未接受还纳手术病人和7
学位
目的:检测TIM-3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上的表达,探讨TIM-3与宫颈癌免疫方面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的方法,分析了TIM-3在外周血T细胞表面的表达。收集的外周血标本来自于21例对照组、15例CIN Ⅱ-Ⅲ患者以及24例宫颈癌患者,进一步分析TIM-3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宫颈癌外周血T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CIN Ⅱ-Ⅲ组与对照组对比:TIM-3在外周血CD4+T及CD8+T细胞中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