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地图上,迟子建以一贯的从容和坚定获得了肯定。自开始创作以来,她带着对生活的体悟、对生命的虔诚、对人性的思考,超越喧嚣与浮华静静地耕耘着属于自己的文学园地。笔者在对迟子建的小说进行全面地阅读之后,联系神话原型批评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索出作家小说中的神话原型系统,并对各系统的叙述功能和深层内涵进行研究,从而挖掘出迟子建小说创作的魅力和价值。第一章借鉴神话原型批评的方法从小说风格上对作品进行分类。田园诗风格的小说属于春天系列,神秘色彩的小说属于夏天系列,悲剧色彩的小说属于秋天系列,讽刺意味的小说则属于冬天系列。但这样的分类也并不是说每一篇小说都只是单纯地属于其中一类,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迟子建的小说创作既是共时的又是历时的。每一个创作阶段都有她的主导风格,但当她进入下一个创作阶段时,前期风格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作品中积淀下来,最后形成春夏秋冬相互交织又各有倾向的风格。第二章探讨小说中宗教神话原型系统的构建。这一系统主要包括了迷狂原型和月亮原型,迟子建深受东北地域传统文化尤其是萨满教的影响,迷狂原型的源头是萨满教中的跳神仪式,月亮原型则与萨满教中的月神崇拜相契合。宗教神话原型系统对小说产生了某种叙述功能,月亮原型反映在苦难与温情的叙述模式上,对这一模式的执着则是迷狂原型的作用。另外,这一系统还赋予了小说宗教文化色彩,作品中鄂温克族人的生活得以展现,他们的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宗族观念等都在小说中有所叙述;萨满教文化也浸染其中,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跳神仪式等宗教文化都能从小说中进行了解。第三章探讨小说中人性神话原型系统的构建。这一系统主要包括了画之原型和动物原型,画之原型通过一幅幅画作来反映某种社会或是人性的现实;动物原型则发掘出真善美的存在,从而表达了作家迟子建对于人性世界的构想。人性神话原型系统在叙述功能上给小说带来了灵气,表现为灵异和灵动两个特征,而通过这一系统的构建,迟子建向读者传达了她在当下对于人性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