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及其嬗变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fake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许多思想观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形成的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料。全面、系统地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史论相结合、历史和逻辑相统一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整合和借鉴前人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的基础上,侧重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及其嬗变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进行评价,探讨这一思想的得失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深化了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认识。引论阐述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通过历史的考察,论述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形成脉络。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毛泽东继承了列宁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学说。毛泽东认为,中国同样具有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条件,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阶段,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要利用资本主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因素,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过渡到社会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萌芽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该时期毛泽东分析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指出了经济建设在战争中的作用,提出了根据地经济政策原则和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提出了国营、合作、私人三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思想,形成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思想。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正式形成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概念,提出了根据地及战后经济工作的方针,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种类数量由三种发展成为五种,确定了“四面八方”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节制资本”的思想有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的总路线。第二章以论为主,阐述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容,并通过内容的阐述构建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理论体系。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历史前提和社会基础的论断。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历史前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极其落后的生产力状况,社会基础是工人阶级在全国政治势力的比重不断增长、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承认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愿意和支持发展五种经济成分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第二,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论断。新民主主义“两没收一保护”的经济纲领确定了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途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由五种经济成分构成,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处于领导地位,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分别是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形式。第三,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与特征的论断。新民主主义经济是“新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核心是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它的特征是过渡性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因素,其前途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所处的社会,其主要矛盾在内部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外部是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其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第四,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论断。这个体制是一种“强计划”与“弱市场”相结合,计划为主导的商品经济体制。第五,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方针政策、原则。包括“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四面八方”政策;实现“耕者有其田”,团结中农,保护富农的土改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和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原则等。第六,关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步骤和形式。毛泽东认为,经过15—20年的时间,待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充分发展了,尤其是实现了国家工业化,通过和平的方式,一举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论证了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和如何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等问题,并规划了实现社会主义前途的条件、步骤和形式,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观点。第三章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及其嬗变。在阐述了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局部实践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之后,论述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嬗变过程及其影响,分析了嬗变的原因。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试验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得到全面实践,两个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与抗战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相比,七届二中全会前后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该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性质的认识不稳定。1952年下半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该思想发生转变的标志,表现在前移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间起点;改变了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机械化和集体化的时间关系;改变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对工作重心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该思想最后终结。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嬗变使党在以后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产生了急躁情绪,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带来了若干历史遗留问题。发生嬗变的原因既有理论准备的不足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缺陷,也有国内外形势的制约或变化等因素。第四章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进行比较。两大理论关于两个历史阶段的经济特征、中心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等方面的认识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通过比较对于进一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两大理论关于两个阶段经济特征认识的比较:两大理论认为两个阶段的经济都是过渡性的经济,面临着在落后国情基础上发展生产力的共同任务。但对于两个过渡阶段的过渡的目的、经济性质、延续的时间和稳定性等的认识有区别。两大理论关于两个阶段中心任务认识的比较:两大理论都把经济建设作为各自阶段的中心任务。但在政策的判断标准上、奋斗目标上有差别。两大理论关于基本经济制度认识的比较:两大理论都认为应该实行公有制领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关于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有经济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发展外资经济等方面的认识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两大理论关于经济体制认识的比较:两大理论都认为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在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调控手段两个方面的认识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形成以上各方面差异点的原因归结起来,除了主观认识的因素以外,还有时代背景、历史条件、面临的任务、实践的程度等因素。第五章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评价。论证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体系性,阐述了其特点、历史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其理论的局限性,并总结了这一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按照学术界理论体系与判断标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以新民主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如何建立和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进而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个主线,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观点,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全局性的影响,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该理论具有时代性、实践性、探索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独创性经济理论;是根据地和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过渡时期总路线部分内容的形成基础;其某些方面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对新民主主义过渡性和稳定性关系的认识有偏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认识存在“二元论”,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性质的认识不稳定等等。刘少奇等人曾就这些问题提出过一些比较正确的观点,但没有被毛泽东所接受。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有多方面的启示: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握主要矛盾,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有益成果发展社会主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适时调整各方面利益关系,走共同富裕之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语部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搞清毛泽东的思维视角和当时矛盾的心理,研究的目的要着眼于理论的现实落脚点。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流量和存量同步增长,并日益成为资本跨国流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与世界
《环球时报》4月21日刊登蒋丰的文章说,不久前,一位旅日华人企业家在参加完“两会”后向笔者透露,“我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制定一个类似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五年计划’以
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DI)日前宣布3G TD-SCDMA和GSM双模在ADI的SoftFone-LCR芯片组已成功实现。目前在中国两大电信运营商网络上完成的测试结果,验证了大唐移动公司采用SoftFone-L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这一首伴随中国地质工作者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地质队员之歌>,
《长江文艺》本期“文学鄂军”专栏推出了青年作家晓苏的两个短篇小说,晓苏还写了篇创作随笔,叫《我爱短篇》。晓苏说的短篇,就是短篇小说。作为文学月刊的编辑,就小说的长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
就在中国整体经济突飞猛进之际,能源短缺的危机却悄悄降临.在全国电力需求不断增加、但发电量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国内几个重点城市陆续传出供电紧张的消息.华东电网副总裁程光
王发是个不中用了的水手,他很老了,爱抽烟,发喘。显得很瘦小,眼睛深眍,看人的时候像一只猴子,机警。这表示他在水上干过,对江上的一切有几分神经的乖张。王发的一只右耳已经
期刊
中国的西部地区包括11个省、市、自治区和内蒙古西部,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6.8%,人口总数的23%,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8%;人均GDP产值只有东部的40%,购买力只有全国的47%.约占全
引子关外,广袤的东北大平原南缘,坐落着一座闻名遐迩的古城,占地290平方公里,人口424万,这就是中国现代特大型城市--沈阳.7,000年前,人类文明的篝火就在这里点燃,2,000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