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多址接入与带宽分配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1986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宽带卫星网络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和延伸,是未来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卫星通信的带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资源下提高信道利用率并满足用户业务服务质量是多址接入与带宽分配策略研究的关键问题。目前一些传统的多址接入与带宽分配策略能够对连续数据流业务和语音业务实现较高信道利用率和较低端到端时延,但是针对具有较强突发性多媒体业务和多样化业务需求,这些技术已不能胜任。本文系统研究了已有多址接入与带宽分配策略,在基于带宽按需分配的宽带卫星网络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信道接入协议CFDAMA-FP,并同时改进了其中的带宽分配算法,旨在提高信道利用率和业务服务质量,适应业务突发特性。本文主要工作有:(1)基于混合按需/自由分配的多址接入协议CFDAMA采用自由分配时隙有效降低了平均传输时延,但随着信道负载增大,自由分配时隙减少而预约次数增多造成网络性能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具有快速反应机制的多址接入协议。该协议改进随机接入算法,降低了接入碰撞概率;然后,继承基于突发目标的接入思想,采用在得到资源分配后周期发送带宽需求更新信息的方式,代替反复申请资源的预约方式,能有效降低平均接入时延;最后,本文建立了接入端到端时延计算模型,证明了该协议能够减少接入时延和平均传输时延;(2)在带宽按需分配策略中,带宽申请到分配的时延过长造成资源浪费,传统分配方式采用预测业务策略来合理利用这段时延,但是由于业务高突发性,预测值和实际业务很难达到一致,本文提出基于预约的带宽请求分配算法。首先,采用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混沌时间序列信源预测算法,该算法对高突发性信源具有较好预测性;然后,利用实际分配结果反馈控制预约申请,优化带宽分配结果,有效维持了用户队列稳定性,降低了业务时延抖动;最后,为了满足不同等级业务性能需要,将业务要求作为优先级排序分配依据,提高了业务性能和用户接入公平性;最后,通过对CFDAMA-FP进行建模实现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具有高突发特性的Pareto ON-OFF信源模型下,CFDAMA-FP能够在高突发信源和用户数目较大的条件下提供比CFDAMA-PA和CFDAMA-PB更优的平均端到端时延/吞吐量性能和更好的用户接入公平性能。
其他文献
因特网(Internet)在互联全球异构的网络中数以千万计的通信设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成就要归功于TCP/IP协议族。然而对于像军事无线自组织网络、星际网络及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油气管道建设中,移动电源车、吊管机等大型机械设备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这一类履带式工程车辆工作的特殊性,对它们的监控是非常必要的。监控内容包括油量、油压和设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智能监控技术的不断提升,其应用范围及需求量日益扩大。相较于传统监控系统,新一代智能监控系统的功能日趋完备,可以实现全天候、无间断、低误报的实时监
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在不增加功率和带宽消耗的情况下具有大幅度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的潜力,被认为是未来无线通信系统至关重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三峡水库水环境安全问题一直倍受关注。而现有的监测设备、方法和手段已不能满足监测任务需求,迫切需要提高
中国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向LTE-R(Long Term Evolution for Railway)的演进已成为大势所趋,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和UIC(International Union
802.11工作组先后发布了b/a/g/n等几个版本的Wi-Fi协议,目前占据市场统治地位的是802.11n,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最大为600Mbps传输速度,但是这同样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802.11
孤岛(Islanding)现象是指当电网系统失去传统集中供电方式的支撑后,区域内的本地负载功率由分布式发电系统供给的独立运行状态。孤岛现象可能会引起二次重合闸,甚至对微电网系统、负载和供电系统带来损坏。因此,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电能质量,需要及时检测出孤岛状态,并将分布式发电系统从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coupling,PCC)断开或者优化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组合和供电
敌我识别是在军事战场上完成敌我属性的判定,在现代战争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技术的进步,敌我识别信号的复杂度和保密性逐渐加强。模式5作为西方体制新型的敌我识别信
在信息化加速推进的当今时代,对于无线通信种类的应用,如移动电话、数字电视、卫星服务、无线低功耗消费设备等,已体现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由于各领域无线通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