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HIIT作为热门健身方式,其减脂效果受到国内外科研者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8周HIIT、MCT,选用无运动训练经历的健康男性,旨在比较两组的体成分、静息代谢率及运动后过量氧耗阶段脂供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而分析训练前后产生差异的脂供能因素,探讨HIIT减肥方法对健康男性青年的应用效果与可靠性,为大众运动健身减脂开拓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将18名健康青年男性随机分为H组、M组各9名。训练采用跑台,每周3次,一次30分钟,共8周,且在中期对强度进行校正。H组采用90%V02max强度,运动3分钟、间歇2分钟,共6组;M组采用60%V02max强度,运动30分钟。对各组受试者的安静状态、运动之前、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恢复期这四个阶段进气体和生化代谢的测量。主要监测项目有体成分、RMR、TG、FFA、血清甘油、EPOC总量及持续时间。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采用MEAN土SD表达。对组内和组间干预前后的指标统计方法分别为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训练期间的血液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当P<0.05时为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1干预后,仅H组体脂率(%)、腹部脂肪质量(kg)显著性下降。2干预后,H组RMR(kcal/kg·d)显著性提升。3 H组EPOC持续时间及总量、脂肪氧化量、总能耗、脂肪供能比例均显著性大于M组。4干预后,H组过量氧耗期间RER、FFA变化幅度显著性大于M组,提示,HIIT有利于运动后恢复期脂肪动员的加强。研究结论:1 HIIT和MCT都能起到降低体脂率、减少腹部脂肪质量、提升静息代谢率的作用。2 HIIT对健康青年男性产生的EPOC总量、持续时长显著性大于MCT。3相比MCT,8周的HIIT尤其对快恢复期(AS0-10)脂肪氧化量、慢恢复期(AS10-30)总能量消耗影响较大。4 EPOC与FFA代谢密切相关,相比MCT,HIIT更利于此阶段的脂肪动员、脂肪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