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38℃、45℃)艾灸对高血脂大鼠血脂、血清 ox-LDL、NO及肝脏病理学形态的影响,探讨不同温度艾灸调脂疗效及抗氧化的相关机制。 方法:设正常组、模型组、38℃艾灸组和45℃艾灸组,随机将60只 SD大鼠分入其中,每组15只。正常组普通饮食,其余组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造成高脂血症的大鼠模型。随后对38℃及45℃艾灸组大鼠进行艾灸治疗,取穴为“神阙”穴和“足三里”穴,温度分别为38℃±1℃、45℃±1℃,隔日治疗一次,每次每穴10min,共4周。治疗结束取血清,采用生化比色法测定TG、TC、LDL-C、 HDL-C,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ox-LDL、NO水平;取出肝脏测量肝指数,进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构。 结果:(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TG、TC、LDL-C升高;45℃艾灸组与模型组、38℃艾灸组比较,血清TC、TG、LDL-C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2)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血清ox-LDL增高、NO降低;45℃艾灸组与模型组、38℃艾灸组比较,血清ox-LDL降低、NO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肝指数增高;45℃艾灸组大鼠与模型组、38℃艾灸组比较,肝脏脂肪变及炎症程度均有所减轻,肝指数降低明显。肝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45℃艾灸在调节血脂的同时能有效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并能改善肝脏脂肪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