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后与环境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的过程。基本心理需要是自我决定理论的基本概念,这一理论认为,基本心理需要是心理成长整合与幸福感的必要条件。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稳定的评价与认识。本文立足于影响社会适应的内部因素,调查了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的状况并进一步探讨了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石家庄市5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得到有效问卷894份,以中文版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之后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的关系需要满足程度高于男生。文史类学生的胜任需要满足程度高于理工类的学生。独生子女的自主需要满足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干部的三种需要满足程度均高于非学生干部。一年级的自主需要、关系需要满足程度均高于其他三个年级。性别与年级存在交互作用,大一男生的总的需要满足水平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的男生,大二女生的总的需要满足水平高于大二男生。2.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总体上较为积极。女生的自我概念较男生而言更积极,学生干部的自我概念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大一年级的自我概念与其他三个年级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年级成为转折点。性别与家乡所在地存在交互作用,表现为在城市和农村,女生自我概念比男生积极。3.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独生子女的自我适应、校园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择业适应与满意度状况均高于非独生子女。除了情绪适应外,学生干部的适应状况均优于非学生干部。在学习适应上文史类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类学生。在年级上,一年级的社会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等维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二年级出现回落点。男生的自我适应状况优于女生。4.社会适应总分及各维度分与基本心理需要总分及自主需要、关系需要、胜任需要三种需要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社会适应总分及各维度与自我概念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总分及三种需要与自我概念呈现显著正相关。5.大学生的自主需要、关系需要和胜任需要均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概念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预测作用。6.自我概念在基本心理需要与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既可以直接影响社会适应,又可以通过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对社会适应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