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中的民有经济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的主题是发展和壮大推动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基础力量——民有经济,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本论文第一章构建起一个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之比较的分析视角。意在指出,尽管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存在区别,但是二者还是有内在联系的:在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的制度研究是科学地研究和说明制度变迁理论的前提与认识基础;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研究是使制度变迁进一步走向实证层面和操作层面的通道。将两种研究方式相结合,能够克服现有政治经济学体系各执一端、缺乏沟通,甚至相互对立的缺陷,构建起既具有研究社会经济运动基础和本质的优势,又具有研究社会经济运动的制度实现形式的优势;在研究目的上,虽然二者分别揭示和反映了经济制度变迁和制度实现形式变迁的客观规律。但社会经济变迁从整体上看就是经济制度变迁与其制度形式变迁的统一,因此,只有研究揭示经济制度变迁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制度实现形式的客观要求,才能制定有效率的制度实现形式,提高制度运行效率,并及时矫正错误的或过时的制度安排;在研究方法上,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方法都分别完成了在各自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革命和创新,从而顺利实现了各自的研究目的。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侧重于论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与优越性的分析,而疏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制度实现形式现状的分析。这种研究状况使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结论远离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实际,在现实之中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需要。因此我们不仅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而且要正确认识、评价和积极引进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形式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生产力状况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形式范畴作为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效率的内生的、实证的因素加以研究,构建起在中国国情条件下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理论。本论文第二章进入找寻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关键点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制度正在经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变迁。简言之,如果从制度变迁的逻辑运行上看经济制度变迁是一个配套的整体性改革,它涵盖了宏观调控制度的市场化变迁、微观运行机制的市场化变迁以及市场主体变迁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推进政府宏观调控的制度变迁的关键在于微观运行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关键在于明确市场主体是谁的问题,而国有企业能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吗?回答显然<WP=4>是否定的。如果从制度变迁的逻辑架构上看,经济制度变迁包括制度变迁目标的生成、变迁主体的培育以及变迁制度的制度供给三个方面,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制度变迁的关键点是要确立和保护明晰的劳动者的个人财产权。本论文第三章进入以体现劳动者个人财产权精髓的民有经济的分析。文章从民有经济的历史生成、内涵、实现形式、特征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来考察这一制度安排,得出它是在国家不遗余力地扶持国有经济的背景下生成的,它不仅不是国家政策有心栽花的结果,而且一直被视为异类给予压制和排挤。但它不仅没有消失,而是更加壮大,这只能说明,民有经济在生成的逻辑上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据此不难推断,民有经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穿透力,那么将其作为市场经济制度运行的基础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接着文章就民有经济与市场化进程的互动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民有化的产权不仅是经济市场化的基础和更是它的要求。本论文第四章就发展民有经济的路径和现存的制约民有经济发展的市场准入制度约束、融资制度约束、产权保护制度约束以及进行了深刻分析。文章先对发展民有经济的两条路径即体制内发展和体制外成长进行了相应的成本——收益分析,得出体制外成长的逻辑必然性以及在下一个改革阶段,即在“深水区”的改革阶段,市场化程度的推进意味着改革要进入体制内发展,要实现从体制外成长向体制内发展的跃迁,而这一跃迁的结果不仅是所有制结构的焕然一新,更是中国市场经济运行基础的置换,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路径莫过于发展混合所有制;另外,文章还从宏观上对制约民有经济发展的市场准入、融资制度、产权保护等方法进行了的分析和思考。本论文第五章就民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基本走向所产生的影响——以人为本,即产权民有化、民有基础化、富裕共同化的影响作了理论和现实以及实现路径的思考。本文认为正是由于劳动者个人财产权的确立,才使得民有经济蓬勃发展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并由此也决定了制度变迁的基本走向不是消灭对财富的占有,而是要使劳动者从单纯依靠劳动为生的人,发展成为既参与劳动又拥有财产的人,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必然趋势,而这一路径的实现必须交给广大的劳动者,使他们成为所有者、有产者,从而也就成为社会主义资产激励约束机制的强大社会基础。
其他文献
针对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实时性和复杂性特点,目前应用较多的一些损伤识别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要求。本文以小波分析为工具,从多尺度理论和模式识别的思想出发,提出了多
目的研究甜梦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广泛性焦虑障碍效果及抗氧化应激反应机制。方法选择120例诊断为更年期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未用雌激素替代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
生源多元化已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高职生源结构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入手,提出“成人成才”教育理念、构建“一主线、两提升、三阶段”“成人”教育体系,为实现高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之基与力量之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构成与时代要求
从赤泥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入手 ,对国内外用于赤泥沉降的多种絮凝剂进行比较和研究 ,探索了絮凝剂的协同效应 ,研制了新型高效絮凝剂。与国内外主要絮凝剂的比较试验表明 :在
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首要内容是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解决的基本前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顺利转移。建国以来,主要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通过氮(7水平)、磷(4水平)、钾(4水平)"3417"试验,探讨了滨海盐碱稻区高中低级土壤基础地力条件下,三要素不同施入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辽
本课题以开发性能优异而价格低廉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目的,以具有良好嵌锂性能(372mAh/g)但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却较差的天然石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针对其循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的深入,信息化革命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运作平台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现实背
文章通过峡江水电站应用反井钻机钻凿通风斜井的工程实践,对反井钻机施工工艺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了反井钻机钻凿通风斜井可能出现偏斜的原因,提出了偏斜控制的有效措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