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出现青少年体育运动量不足的现象,青少年的体育健康问题深深地困扰着学生和家长,问题长期化的存在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切实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教育部体卫艺司在2015年针对校园体育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大力发展学校特色体育,推进‘一校一品’体育发展新模式”的体育教学改革。基于此政策,全国中小学开始对课间操进行改革和创编,产生了一大批特色课间操项目,随着创编特色课间操的快速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个别学校为了“上行下效”,一以贯之的执行“一校一品”政策,抑或是为了吸引更多关注度等原因,只对成功创编完成的特色课间操进行了简单的效仿和临摹,未能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偏离了教育部体卫艺司关于“一校一品”政策制定的初衷。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一校一品”背景下校园特色课间操创编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个案研究法,对校园特色课间操《华彩诗韵》的创编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对创编思路、创编原则和创编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课间操创编的理论,促进学校形成特色课间操品牌,为更多学校推进“一校一品”和特色课间操创编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本研究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部分校园课间操练习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有:课间操的实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创编思维固化,移植较多,创新性有余、科学性不足;课间操评比轻质量,重形式。2.专家对《华彩诗韵》特色课间操的艺术性与创新性有较高评分。创编艺术性评分为18分(满分20分),创新性评分为18.6分(满分20分)。约90%的受访教师认为动作较为简单,约71%的受访学生喜爱本套课间操。3.《华彩诗韵》特色课间操的创编采用移植与创新法、对称与平衡法、拼接与变换法。对于《华彩诗韵》特色课间操的创编应具有科学性、安全性、艺术性、文化性、简单易学性、健身与健心性原则。4.《华彩诗韵》特色课间操创编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传统文化与诗词文化的糅合,操舞结合的融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音乐制作的特色在于:用传统民族乐器和电子音乐结合制作成纯音乐,可根据教育需要,选用不同的诗词让学生跟随旋律吟唱。关于特色课间操创编的思考包含以下部分:属性多元化,外在形式美,育人多维化,音乐选择民族化,以及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5.《华彩诗韵》特色课间操可以通过体育课教学、大课间和比赛等形式进行练习与推广。同时,还可以通过印刷《华彩诗韵》特色课间操的动作手册、发布网络小视频、创建推广网络链接等方式推广。6.《华彩诗韵》特色课间操为南上山街小学特色品牌建设奠定基础,并构建了科学的评价机制。下一步还需定期组织召开评价结果研讨会,通过课题研讨会、同行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科研活动,加强与全国标杆学校的对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