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片、CT)、术中复位情况及手术方式,得到闭合复位失败病例的发生率,根据相应骨折形态、部位及移位方式等提出一种新的难复性粗隆间骨折分型。结果:共收集符合病例589人,其中男278人,女311人;年龄13~99岁,平均69.64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片、CT)、术中复位情况及手术方式,得到闭合复位失败病例的发生率,根据相应骨折形态、部位及移位方式等提出一种新的难复性粗隆间骨折分型。结果:共收集符合病例589人,其中男278人,女311人;年龄13~99岁,平均69.64岁。左侧338例,右侧243例,双侧8例。闭合复位失败病例共有113例,占18.8%,按骨折形态、移位方式等分6型:Ⅰ型(远端带小粗隆型)9例;Ⅱ型(近端带小粗隆型)15例;Ⅲ型(粗隆粉碎近端旋转型)32例;Ⅳ型(逆粗隆型)31例;Ⅴ型(累及粗隆下型)14例;Ⅵ型(合并冠状面骨折型)13例。Ⅳ型骨折发生年龄较其他型低,Ⅲ型骨折发生年龄较其他型高。59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术后随访时间3-27个月,平均8.3个月,其中闭合复位成功病例中出现1例内固定失效。闭合复位失败病例中,Ⅳ型(逆粗隆间骨折型)出现2例愈合不良,Ⅲ型(粗隆粉碎近端旋转型)中出现5例内固定失效。结论:1.提出一种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对于微创治疗难复性粗隆间骨折有一定指导意义;2.难复性粗隆间骨折发生率达18.8%;3.难复性粗隆间骨折可以通过微创切口借助辅助工具复位。
其他文献
傣族剪纸的内容很多与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关,主要表现佛教故事、反映僧侣生活。在技法上,吸取了中原剪纸的"线线相连、线线相断"的传统表现手法,阳刻线和阴刻线的交互使用,有时组成刚毅而富有弹性的风格,有时产生内敛而圆润的效果,使得傣族剪纸在画面上形成特殊的节奏和韵律。
目的:评价柴郁温胆汤改善抑郁症的药理效应;基于脑-肠轴信号通路,研究柴郁温胆汤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郁温胆汤-高剂量组(简称柴-高组,下同)、柴郁温胆汤-低剂量组(简称柴-低组,下同)、益生菌组、氟西汀组,大鼠抑郁模型以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造模法
肥胖通常会导致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等不良病理状态的发生。目前的抗肥胖药物治疗费用高,且适用性并不强,常伴有严重的副作用。而研究表明天然植物多酚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肥胖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对红树林植物秋茄果的提取物展开探究,以期将来可以替代药物或制造饮品用于预防和治疗肥胖。用超声波提取法结合葡聚糖凝胶从秋茄果中提取得到单宁,以米黑毛霉脂肪酶(MML)和对硝基苯酚棕榈酸酯p-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附睾上皮细胞电离辐射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超速离心法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利用透射电镜和NTA分析外泌体大小,WB和流式鉴定外泌体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其次,通过分离小鼠附睾上皮细胞,建立小鼠附睾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并通过测定附睾上皮细胞特异性蛋白GPX-5、上皮细胞特异性蛋白CK-18以及附睾上皮细胞特异性分泌的蛋
古村落景观反映着一个聚落文化传统的时间历程与历史底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人们研究古村落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载体。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持续推进,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与提高,在农村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拆旧建新现象,导致农村的景观,特别是古村落景观遭受严重的、不可修复的破坏,对于村落的延续和发展造成严重阻碍,甚至会使村落走向衰落和消亡。因此,以中团村古村落为研究对象,从乡村振
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二维材料,近年来成为了生物和催化领域研究的热门材料,受到了来自化学、材料、生物、物理学领域科研工作者的重点关注。在这篇工作中,我将重点研究关于g-C3N4表面结构及改性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一章将介绍g-C3N4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并从发展历史、制备的方法、应用以及改性对其应用性能的提升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介绍,接着将通过三章介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分别如下
第一部分NSCLC治疗前PET/CT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研究目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前EGFR基因类型的确定对后期治疗方式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18F-FDG PET/CT的相关代谢参数SUVmax、SUVav与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EGFR基因突变预测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9年在我科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并在其引导下进
硅藻是一大类群个体微小的真核单细胞生物,分布广泛,具有硅质细胞壁。沉积硅藻含有丰富信息,通过分析其种群结构,可以很好的研究古气候、古环境等。台湾海峡是连通东海和南海的重要水道,其水动力条件复杂,台风多发。本文通过研究该海域的32个春季表层样、30个夏季表层样及33个取自Y13岩芯的沉积硅藻,结合沉积物粒度数据、测年数据等资料,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表层沉积物样品共鉴定出硅藻31属85种。硅藻丰
家牛(Domesticated cattle)自驯化以来,作为“六畜”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而且是解析复杂性状遗传的科学资源。由于我国地理复杂、气候环境多样,居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牛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群体事件和渗入等的过程中,逐渐重塑并形成了一套适应在极端气候生存的基因组。长期居于平原的动物会在高海拔地区产生高原反应,而世代居于高原(海拔3500m-4500m)的西藏牛、阿
病毒样颗粒是一种优秀的非病毒载体,具有和病毒相似的构象和免疫原性,能将颗粒内部包裹的物质运输到细胞内部特定位置而达到预防、诊断、治疗的目的,其本身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乙肝病毒核心蛋白病毒样颗粒(Hepatitis B virus core protein virus-like particle,HBc VLP),在不同环境下可以解组装和自组装,具有优异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同时可以用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