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热化学炮等离子体点火较常规点火有很多优点,为进一步完善电热化学推进技术,有必要对含能材料(火药)等离子体点火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在于更深入地了解电热化学炮等离子体点火过程中的含能材料的温度分布规律。首先给出了在极高、低温度下,考虑热量传播速度的非傅立叶热传导理论,并对球坐标下一维热传导微分方程的解析解进行了探讨,认识到颗粒的松弛时间、尺度、导热系数以及热作用时间对是否需要考虑非傅立叶效应很重要;然后通过等离子体对固体颗粒热传导行为的更深入的分析,以及对已有学者建立的等离子体点火模型的介绍,发展了针对电热化学炮等离子体点火特点的,考虑有限热传播速度的非傅立叶效应的等离子体点火模型。对单个药粒在等离子体环境下的相互作用,分别建立了接近电热化学炮实际点火边界条件下,含能材料等离子体点火的一维和二维数学模型,模型的主控方程是考虑非傅立叶导热的双曲型偏微分方程,并在适当的简化条件下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通过对所得的数值解的分析讨论,认识到等离子体能量对点火性能有较大影响,等离子体能量增大,点火延迟缩短;考虑径向和轴向温度均变化的二维圆柱模型,比只考虑径向温度变化的球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并且通过普通火药和包覆层火药分别考虑经典傅立叶导热和非傅立叶导热时得到的结果比较,发现考虑等离子体点火时的非傅立叶导热效应更加合理,与实际情况更加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