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天线OFDM系统中的频偏估计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b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是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由多载波调制技术发展而来,显著特点是其利用的各子载波均为相互正交的。OFDM技术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例如具有很高的频带利用率,以及很强的抗码间串扰能力;同时,OFDM还具有天然的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能力等。载波频偏(Carrier Frequency Offset,CFO)是由发射机与接收机间的频率偏差导致的,它会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造成系统性能的严重下降。本文系统地研究多天线OFDM系统中盲频偏估计算法,论文工作如下:对于单输入多输出OFDM(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OFDM,SIMO-OFDM)系统,研究了基于多移旋转不变信号参数估计(Multi-Invariance 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MI-ESPRIT)技术和多移不变多重信号分类(Multi-invariance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I-MUSIC)技术的CFO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两种算法性能要好于传统的CFO估计算法(比如基于ESPRIT和基于循环前缀等的CFO估计算法),而且基于MI-MUSIC的CFO估计算法的性能更加优秀,同时基于MI-MUSIC的估计算法对于整数CFO和小数CFO都能进行有效的联合估计。然后,提出了SIMO-OFDM系统中基于三线性分解的CFO估计算法。把多天线OFDM系统的CFO估计问题和三线性模型联系起来,并推导了一种基于三线性分解的盲CFO估计算法,该算法既不需要导频也不需要训练序列。仿真结果显示,三线性分解算法的CFO估计性能优于ESPRIT算法和循环统计量方法。更重要的是,三线性分解算法无需恒模特性和其他的信源统计特性,甚至在没有虚载波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对于多输入多输出OFDM(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OFDM,MIMO-OFDM)系统,提出了基于MI-ESPRIT和MI-MUSIC的CFO估计算法。两者都是对接收信号进行重构,使之具有多移不变性质,进而分别利用MI-ESPRIT算法与MI-MUSIC算法进行CFO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了两种算法的有效性,而且基于MI-MUSIC的算法性能更加优秀。同时,MI-MUSIC算法对于整数CFO和小数CFO都能进行有效的联合估计。
其他文献
脉象信号,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信号之一,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关系密切。故不同的脉象可反映出脏腑气血的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是一种多载波传输技术,它提高了频带利用率,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容量,因此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但
在现代战争中,不论采用何种进攻或防御技术,都需要获取敌方目标信息,从而对该目标进行干扰或摧毁。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雷达的出现使得目标检测主要依靠发射电磁波信号,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空间通信系统日益成为核心系统,因而作为承担通信系统重任的空间交换网络系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所以设计新的适合空间应用环境的高性能交换机迫在眉睫。以太
随着多媒体技术及数字摄像设备的普及,全世界的数字图像数量迅速增长。因此需要在海量的图像中高效智能的提取出人们需要的信息,并希望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保持图像不至扭曲变形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对信息空间应用的需求更加强烈,同时也推动了信息空间系统向更具开放性、分布性、协作性和动态性的方向发展。传统的信息空间已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因此
超宽带(Ultra-wide Band,UWB)是当今无线通信领域三大新技术之一。在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多用户检测技术能够抑制甚至是消除最主要的多址干扰的影响。而传统的UWB多用户检测算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现代电子及计算机技术在检测行业中的广泛应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向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现今为了既能控制成本,又能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数字式的超声波
从2G到3G,到3.9G,即:LTE,到现在的4G,即LTE-A,无线通信技术一直在理论到应用的路上不断发展与成熟,这个过程中,通过仿真对通信技术从理论上进行正确性证明以及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随着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日渐广泛,用户接入无线传感网络的需求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本文着眼于分层无线传感网络中的用户接入技术,研究与用户接入相关的安全技术和协议,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