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群体效应的电生理学研究及群体规模对该效应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kj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群体效应是指人们对其内群体成员的面孔表现出更高的再认水平。在面孔再认的研究中,本族效应,即对同种族面孔的再认水平高于异族面孔,已得到广泛证明。40多年来的100多项研究证明了异族效应的稳定性,它存在于多个族群以及多种实验范式下。类似的效应还有同性别优势、同年龄优势等。这些效应均可以用内群体效应来解释。本研究将探讨内群体效应的神经机制及群体规模因素对其的影响。研究一在排除知觉经验影响的情况下,利用中国普遍存在的老乡(内群体)、非老乡(外群体)的社会分类,在典型的学习一再认任务过程中采用了ERP技术,为社会分类引起内群体面孔再认优势提供了神经电生理证掘。行为结果表明,被试正确再认内群体面孔的反应时比外群体面孔短,再认内群体面孔的准确性高于外群体面孔,证明社会分类引起内群体面孔再认优势这一现象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ERP结果表明,在学习阶段,内群体面孔产生更负的N100成份;再认阶段,正确再认外群体面孔比正确再认内群体面孔产生了更大的N170和VPP。说明社会分类使被试在学习过程中分配更多的注意资源给内群体面孔,从而在正确再认内群体面孔时只需对面孔的内部特征投入较少的认知资源。本研究为解决外群体面孔再认水平低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考方向。研究二分别以最简群体和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群体规模对内群体效应的影响。在最简群体研究中,少数群体表现出显著的内群体效应,多数群体在这一效应上表现不显著;在自然群体研究中,少数群体和多数群体均表现出显著的内群体效应,而少数群体的内群体效应表现较多数群体显著。该研究证明群体规模对内群体效应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少数群体比多数群体成员更容易或更强烈地表现出内群体效应。
其他文献
在Vazhakkulam菠萝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农业公园)的努力下,菠萝种植户对菠萝的栽培实行无农药有机栽培技术。该组织联合Camson生物技术公司声明菠萝无农药栽培技术有益于人们健
目的:通过本研究,将对高中生良心、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考察良心与外显攻击性以及良心与内隐攻击性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研究,研究一探查
期刊
以国内首座地处软土淤泥地基的五跨空腹式刚架连拱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桥整体施工时支架的受力性能,选出了符合现场实际的经济、安全的支架搭设形式,解决了海岸滩涂地区满
期刊
问题的提出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中国证券市场获得了蓬勃发展。从中登公司公布的数据看,截至2012年10月底,沪、深两市开户数1.75亿个,其中自然人占99%以上,股市交易中80%以上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学位
本文在探析2009年女子竞技体操新规则主要变化的基础上,对新规则实施后世界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新规则下女子竞技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特征,为教练员、
作为中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思想,分类思想一直承担着涵盖多知识点、面、综合逻辑性与探索性教学的教学责任。因为着重考察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所以成为历年来中考热点。 A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