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莫言作品翻译策略研究 ——以《白狗秋千架》英译为例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cuisenlin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文化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文学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特殊载体,在东西方交流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文学翻译应得到更多的重视。莫言,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当代作家,其影响巨大。对莫言作品的翻译有利于促进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并且有利于实现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白狗秋千架》作为莫言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运用了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词汇,并且在这篇小说中首次提出“高密东北乡”这一概念。因此,作者选取莫言作品《白狗秋千架》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学翻译策略。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由弗米尔于1978年提出,该理论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选择上,即翻译是在目的语情境下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主张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还应是包含译入语接受者在内的一个综合交际过程。因此,本研究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出发,选取莫言作品《白狗秋千架》为例,在对其英译的过程中,按照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分析文本语言特点,根据目标读者的需求,已获得的知识以及文化背景选择翻译策略,运用翻译技巧,译出尽量符合读者期待和交际需求的译文,为莫言作品翻译策略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为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和文学翻译实践的结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研究首先对目的论和莫言作品翻译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翻译目的论的背景、发展以及主要观点,并对原文本的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该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最后,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以《白狗秋千架》英译为例,提出了具体的翻译策略,以期为莫言作品翻译策略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并希冀能对促进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在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大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的观念也随之改变,为实现其跨越式发展,国家汉办提出了“六大转变”,其中第六个转变便是“在教学方法上,由传统教学转变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教学。”所以,不管是在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过程中,还是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对多媒体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主要是对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多媒体应用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展开研究,通过问卷、访谈
高等学校党外代表人士一般指高等学校中,具有政治意识坚定、学术造诣深厚、教学能力突出、能够联系和代表特定高等学校群众利益的高校教职工,这支队伍主要包括民主党派、无党派等非中共人士。这支队伍与我们党合作历史渊源深厚。对于当前而言,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对实现中国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践行群众路线、推进人才兴国战略、助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走访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省委教育工
沙坡头黄河南灌区通过引黄与扬黄水利工程的建设,打破原有水分限制的土地开发瓶颈,把荒漠草原转化为耕地与园地,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实现了绿洲的梯级开发。多片扬黄新灌区的开发加快了宁夏山川的绿洲化速度,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沙漠化进程,达到了“逆沙漠化效果”,降低了沙尘暴发生频率,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生态和社会学意义。与此同时,这种从低位到高位的灌溉绿洲开发模式是否在空间和时间上带来一定的生态影响一即产生生态累积效
近年来,国内外美术学习评价在评价方法、评价对象、评价主体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呈现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最薄弱的环节-----针对学生“创意”进行评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对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的“创意”缺乏评价意识与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忽视评价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片面依赖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对学生创作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价值观、学习态度、探究过
在我国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拆迁“过渡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由于政府和开发商无法或不愿意为被拆迁人提供过渡居住场所,造成许多居民在回迁前或者另购新房前必须经历一段较长的过渡期。在过渡期间,由于被拆迁人居住地的改变以及其原有社区地域资源优势的丧失,使得被拆迁人在“过渡期”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拆迁中的弱势群体则会遇到更多的困境,而拆迁所在的社区又往往是公共服务设施落后、服务内容短缺、基本社会保障不到位,从
乡村公共空间作为村民进行公共生活与社会交往的核心空间,以及游客体验乡土文化、产生旅游消费的公共场所,对全域旅游观念下的乡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索农业观光型乡村公共空间更新的策略方法,以广州花都红山村为典型性案例研究,基于不同人群的使用评价聚焦公共空间现状问题,明确设计导向,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措施,并归纳提炼农业观光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首先,在对国内外乡村公共空间研究成果的梳理基
中国与朝鲜等东亚国家的抗战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促使中国与朝鲜等东亚国家的抗日叙事文学具有重大意义及研究价值。中国的抗日叙事文学作品《狼牙山五壮士》与朝鲜的《游击队五兄弟》都呈现了抗日战争中牺牲自我,将革命进行到底取得胜利,保家卫国的经典英雄形象。《狼牙山五壮士》通过五名革命英雄的壮举,从他们的幼年经历到成长为革命英雄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全民族抗日的必要性。通过作品强调了为民族
植被生态水是指与地表植被紧密相联的水体,包括植被叶面、根系、腐殖层、表层根系土壤层及植物体本身所截留或涵养的水量。植被生态水是陆地生态系统水循环中的一个特殊过渡带,其可以调节地表水与地下水,影响蒸散发,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作用。植被地上生态水储量是植被地上部分所涵养水量的总和,是植被生态水研究的重要部分。岷江上游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自然环境、脆弱的生态环境及重要的生态功能地位。遥感技术具有获取
鲕粒和核形石是两种最为常见的碳酸盐包覆(壳)颗粒,但与已经具有普遍共识的生物成因的核形石不同,鲕粒成因一直都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沉积学难题。对巴哈马现代鲕粒的研究获得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为基于之前鲕粒化学成因建立的新的化学作用模式,否定了微生物在鲕粒形成过程中的基本作用,将鲕粒的形成更多归因于复杂的化学过程;随着近年来对巴哈马现代鲕粒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强调鲕粒形成与复杂的微生物活动之间的成因联系。而
《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九)》”)对贿赂犯罪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改,加大了对行贿罪等一系列贿赂犯罪的处罚力度。关于《刑(九)》修改后对行贿罪的量刑规定,从与受贿罪的对向性角度来看存在一定问题,并且在司法实践中关于行贿罪的量刑也进一步陷入“严而不厉”的困境。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来研究行贿罪的量刑问题: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行贿罪与受贿罪的对向关系、目前异罪异罚对向犯的刑罚配置现状以及学界关于行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