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电子对抗中的目标状态识别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4o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电子对抗技术是将认知技术引入电子对抗系统中,使干扰系统根据对抗目标的状态变化,快速优化干扰策略并调度使用干扰资源,增强系统的自适应性和智能性。其中,目标状态识别是认知电子对抗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中目标状态是指以干扰方所接收的信号参数为基本依据而界定的对抗目标所处的状况。常规的目标状态识别技术是有监督的,即需要事先对采集信号(初始训练样本集)进行人工类别标注,因此目标识别缺乏时效性,并且当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较大的数据量时,标注的难度系数更大。同时,干扰方是以“数据流”的形式接收目标信号的,并且在没有对抗交互的情况下,对抗目标的一些工作模式或抗干扰措施可能会被“隐藏”,后期对抗过程中干扰方可能会遇到之前数据库(训练样本集)中未出现的目标“未知状态”。因此,本文认为认知电子对抗中的目标状态识别应该是无监督和增量式的。本文在给出认知电子对抗模型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无监督的增量式目标状态识别方法,并结合认知电子对抗的其他关键技术设计仿真实验,验证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的无监督的增量式目标状态识别的特点包括:(1)利用聚类算法完成对初始信号样本的状态划分,从而不需要人工标注先验类别信息。(2)能够在线地判断新到来的信号样本是否属于未知目标状态。(3)能够对已有的识别模型进行更新,包括已知类别识别模型的更新和未知类别识别模型的生成。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与规模急剧膨胀,城市化的进程也随之加快,建筑行业日益兴盛,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当中的一些问题也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逐渐暴露出来,阻碍了
<正>摘要目的评估2014版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IRADS)对肝细胞癌(HCC)高危人群进行肝细胞癌与非HCC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诊断效能及观察者间一致性。材料与方
目的对小骨窗颅内血块清除手术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60例需要开颅的患者采取术前认真准备、术后细致观察及护理、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等相关措施。结果 60例患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约车软件应运而生,网约车企业顺着“互联网+”的政策潮流将网约车行业推入高速发展期。目前,我国的网约车行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仅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