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68年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以来,在过去四十年的时间内,对自由基的研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和辉煌的成就。1998年,一氧化氮自由基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将自由基生物学和自由基医学研究推向一个新高潮。自由基不仅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而且可以引起衰老和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肿瘤、糖尿病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采取有效预防手段,特别是合理服用抗氧化剂或者自由基清除剂,均可有效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发挥良好的预防作用。上个世纪,人们开发合成了抗氧化剂2-丁基羟基甲苯(BHT)和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在食品工业领域被广泛使用,但各种实验数据表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具有致癌作用。天然抗氧化剂以其来源广、抗氧化活性大、安全性高等特点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因此,筛选天然抗氧化剂将成为食品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甘草资源概况、甘草的化学成分及甘草中主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了甘草总黄酮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及对鼠肝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以上研究,以期为开发和利用甘草资源提供参考。取得的实验结果如下:1.甘草总黄酮的提取:60%乙醇,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 h,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20,提取液4500 r/min离心10 min,上清液50℃减压浓缩,在此工艺条件下,得甘草总黄酮粗提物LF0,其总黄酮的得率为1.28%,并采用比色法和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了甘草总黄酮和总糖的含量。2.甘草总黄酮的纯化:将甘草总黄酮粗提液用等量乙酸乙酯萃取3次,萃取液用AB-8树脂进行柱层析,经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50℃浓缩,得甘草总黄酮的精提物LF1。同样用上述比色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甘草精提物中总黄酮和总糖的含量。结果表明LF1的总黄酮含量明显增加,总糖含量减少。3.使用HPLC分析法测定LF1中甘草苷的含量:以Waters Nova-Pak C18(150×3.9mm)为色谱柱:乙腈:0.5%冰醋酸(1:4)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76nm:柱温:室温;测得LF1中甘草苷的含量为12.7%,回收率试验RSD为2.5%,稳定性试验RSD为1.08%。4.对LF0和LF1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的研究:采用DPPH法测定了LF0和LF1对DPPH·的清除能力:用NBT-NADH-PMS体系测定LF0和LF1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用2-脱氧D-核糖法测定LF0和LF1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通过对LF0和LF1还原能力的测定分析了LF0和LF1的抗氧化活性;采用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测定LF0和LF1对亚油酸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据此判定LF0和LF1的总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显示:LF0和LF1具有很强的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清除·O2。和DPPH·,有较强的还原力,且均有较好的剂量依赖性。研究表明甘草黄酮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5.测定LF0和LF1对鼠肝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用Vc+Fe2+诱导线粒体损伤,测定LF0和LF1对ATP酶活性的影响,对线粒体肿胀度的影响和对蛋白质羰基含量的影响;用H2O2+Fe2+体系诱导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测定LF0和LF1对MDA含量的影响;用NBT法测定LV0和LF1抑制线粒体产生的超氧阴离子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LF0和LF1可以显著的抑制线粒体的氧化损伤、降低蛋白质羰基化水平,抑制线粒体的肿胀,对线粒体氧化损伤引起的ATP酶活力下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清除线粒体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研究表明:LF0和LF1对肝线粒体的氧化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甘草黄酮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对肝线粒体的氧化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一结果可为甘草药理机制的研究和甘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