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脱硫液氧化再生过程中副盐生成的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angyof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硫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由最初的干法、半干法脱硫发展到湿法脱硫,再到近些年新兴的微生物脱硫,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脱硫工艺得到一步步改善,脱硫效率显著提高,操作条件更简化,也更加环保。但依然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难题,如再生过程中副盐的产生。以PDS湿法脱硫为例,生成的副产盐有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和硫酸盐,经脱硫液一次次的循环使用,这些副盐累积在系统中,造成脱硫效率下降,操作条件恶化。目前对这些含盐脱硫液的处理方法主要集中在提盐回收和回炉拌煤燃烧,但这些方法存在各自的弊端,如增加设备费用、工人操作环境差、回收率低等,所以从源头上降低副产盐的生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Na2S2O3是湿法脱硫过程外排废液中最主要的副盐,降低Na2S2O3的生成量对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Na2S2O3生成量的关键因素,即pH值、单质硫浓度、温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法,以Na2S2O3生成量为目标函数,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优化设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H对Na2S2O3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和单质硫浓度,因子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很小。得到最优的操作条件为pH 8.25,单质硫浓度0.47 g/L,温度31.80℃,PDS浓度90 mg/L,氧硫比1.2 mmol/mmol,此时Na2S2O3生成量为1.838 mmol/L。氧化还原电位可以监控再生槽中氧化状态,将氧化还原电位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可以有效防止出现过氧化和欠氧化现象。通过研究不同因素对S2-选择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电位值及响应时间的影响,得到硫电极在响应时间、精度、不同因素对电极的影响程度等方面性能要优于氧化还原电极,所以在脱硫体系中选择硫电极将更加稳定,更有利于测量。硫离子计属于精密设备,价格昂贵,而工业生产的操作环境差,脱硫液中成分复杂,极易使得硫电极一次报废。氧化还原电极成本低,抗腐蚀耐用,在很多领域已经工业化,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要更好的权衡好这两个方面。以某企业现有的湿法氧化脱硫生产工艺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pH值、单质硫浓度和温度这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将温度控制在37.5℃至41.5℃之间,pH值在8.55–8.8之间,采用戈尔过滤器替代原有的熔硫釜,提高单质硫分离效率,同时不会引起脱硫液温度的升高,单质硫浓度可降至0.07 g/L至0.19 g/L之间。最终Na2S2O3浓度的增量由原来的每天增加1.88 g/L降低到每天1.2 g/L,大大降低了副盐的排放量和排放周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单病种护理管理模式对严重烧伤瘢痕修复患者皮肤外观、功能恢复及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笔者医院创伤外科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86例严重烧伤瘢痕修复患
目的:探究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皮肤激光美容患者术后及时干预及减少纠纷的作用。方法:收集笔者医院皮肤科2017年2月-2019年5月就诊的皮肤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
新形势下,企业兼并重组已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规模扩张、外部资源补充的必然趋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可以实现股权转让和核心技术支持的双重效益,但企业兼并重组也是一项复
为了研究长江荆南三口水系结构演变状况,利用其1955、1978、1990、2008、2016年5期地形图水系数据,从数量、结构和复杂性特征方面定量分析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复杂度、支
桥梁是我们常见的城市结构物,它不仅在跨越障碍方面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在视觉上的抢眼更使很多大型桥梁被视为相应地域的标志性建筑。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基础建设和其他
脱硫废液成分稳定,具有毒性与腐蚀性,处理难度大,属于行业性难题。文章论述了脱硫液副盐的产生、特性、危害,以及目前焦化行业主要采用的脱硫液处理办法,分别对配煤、提盐、
目的:观察健脾滋肾汤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A组36例和B组36例。两组均用硫酸羟氯喹片联合泼尼松治疗,B组加用健脾滋肾汤治疗。结果:治
我国已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如何处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显得愈发重要。论文回溯了城市发展经历从"自然中的城市"逐渐走向"城市中的自然"的全过程,分析了国际相关学者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