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治,一般而言是指为了维护某个特定的社会组织而运用、强化权力的活动。中国是一个历史上给予政治统治权力以特殊重视的古国。几千年来,最有识见的中国人大多数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才华和毕生精力都倾注于政治统治权力的获取、保持、运用的实践和有关政治统治学说的创制上,创造出了极为丰富、深刻和极具个性化、民族化的政治文化传统,也提供了无数生动、具体、典型、精粹的案例与命题。其中既存在可以继承与借鉴的有益的内容,也有需要批判和剔除的糟粕。因此对传统政治统治权力运用的程序、规则、方法、艺术等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和扬弃,就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试图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探究传统政治统治中的两个中心问题,即统治的规则和统治的艺术。 统治的规则是指统治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或规范。2000多年前的儒、墨、道、法家诸家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墨子》、《道德经》、《韩非子》等的问世,既标志着对当时政治实践的理论思考,同时也为后世确立起了不同的统治行为准则和规范。这些统治规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重复性的特点。本文重点对其中提出的而且对后世影响巨大的王道、霸道、人治、法治、无为而治等统治规则进行剖析、阐述。 统治艺术是统治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统治规则指导下行使权力的方法或技巧。相对于统治的规则而言,它具有较多的灵活性、特殊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既然统治权力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命令服从关系,所以,统治的艺术首先关注的就是“人事”:为了扩大对统治的服从人数,统治者发明了名招、利招、礼招、计招、谏招、力招等形形色色的招贤纳叛权术;为了鉴别对统治的服从程度,统治者运用了同类互比、印象概推、相似相亲、察誉验实,听言、视声、察色、观行、因物、观友等诡奇万变的技法;为了强化对统治的服从力度,统治者采取了兼听、参伍、刑赏、平衡牵制、破党散众、责任扩散、守弱用柔等鬼使神差般的招数;在利用组织机构行使统治权力方面,统治者积淀了诸如明分任职、论德定次、量能授官、相权分割、军权分割、忠诚监察等机构统治术。这些诡谲的统治手段和方法成为历代统治者实现其目标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