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水杨醛及其席夫碱铜、镍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s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基酸席夫碱和含硫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因具有较好的抗癌、抗炎等生理活性和催化活性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SO3基团由于配位方式多样化并具有灵活性和可修饰性,有关磺酸的配位化学的研究近年来正逐渐升温。卤键在当代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晶体工程和超分子化学等众多领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选用牛磺酸、氨基甲磺酸和卤代水杨醛为前体,以期对磺酸的配位化学以及卤键作用进行系统的研究,揭示其中的一些规律。本文合成了十个未见报导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进行了结构分析和表征,并研究了部分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它们是:Ⅰ[Cu(L1)(H2O)]2,ⅡCu(L2)(H2O),Ⅲ[Ni(L3)2(COO)],ⅣCu(L4)(DMF),V[Ni(L1)(Phen)(H2O)]2,Ⅵ[Ni(L3)(Phen)(H2O)]2,Ⅶ[Ni(Ⅱ)(L5)(Phen)(H2O)]3,ⅧCu2(L3)2(bipy)(DMF)2,ⅨCu(L6)2,X Ni(L6)2(DMSO)2。 Ⅰ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中心铜离子与席夫碱的O,O,N原子和H2O的O原子以及桥连磺酸O原子配位形成四方锥构型。磺酸O原子把相邻的两个铜原子连接成中心对称的双核铜配合物,分子间丰富的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了有趣的一维水链,分子间多种氢键作用把配合物连接成三维结构。Ⅱ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配位环境与Ⅰ相同,磺酸O原子把相邻的铜原子连接形成一维链状构型。分子间氢键作用把一维链进一步连接成三维结构。对Ⅰ、Ⅱ进行了抗菌活性实验,研究表明Ⅰ、Ⅱ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Ⅲ属三方晶系,空间群R3,中心镍离子与两个L3的酚O,N原子以及乙酸O,O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构型。分子间卤键作用把配合物连接成二维网状结构。Ⅳ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I中心铜离子与L4的O,O,N原子和DMF的O原子配位形成平面四边形构型。分子间氢键作用把配合物连接成二维网状结构。 Ⅴ、Ⅵ、Ⅶ都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I中心镍离子与席夫碱的O,O,N原子和Phcn的N,N原子以及一个H2O的O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构型。Ⅴ、Ⅵ通过氢键作用连接成二维网状结构,Ⅶ通过卤键作用连接成二维网状结构。Ⅷ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中心铜离子与席夫碱的O,O,N原子和一个桥连bipy的N原子以及一个DMF的O原子配位,形成四方锥构型。桥连bipy的N原子把相邻的两个铜原子连接形成中心对称的双核铜配合物,分子间多种氢键作用把配合物连接成三维结构。 Ⅸ属正交晶系,空间群尸Pbca,中心铜离子与两个L6的O,O原子配位形成平面四边形构型。X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中心镍离子与两个L6的O,O原子和两个DMSO的O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构型。它们都通过氢键和卤键的作用连接成二维网状结构。
其他文献
对氯苯甲醛是精细化工领域重要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染料、农药、医药等领域。在对氯苯甲醛的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可溶性过渡金属盐作催化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制备成本较高。采用
摘要 开展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出更多的让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得到不断的进步与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探究性学习 高效课堂  美国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科学教育是这样,数学教育亦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