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特征的破损文物碎片匹配技术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huiyi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物在存留过程中都易发生破碎和缺损,文物碎片数量巨大,形状各异,导致人工复原周期长且难度大。因此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文物碎片的虚拟拼接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热点。由于已有文物碎片匹配方法对几何特征的完整性要求较高,存在特征单一、精度低等问题,匹配效果不佳。针对该问题,本文将断裂面特征、厚度信息、轮廓线等多种特征应用于文物碎片的匹配拼接,通过度量断裂部位受损程度采取不同的匹配方法,提升匹配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对于断裂面较完整的文物碎片,针对传统单一特征的碎片匹配方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邻域的文物碎片匹配方法。首先,提取断裂面的显著特征点,依据特征点的相似性完成文物碎片的初始匹配;然后,引入自适应邻域信息作为上层约束,构建融合邻域凹凸性、曲率、曲面方向等多种几何特征的协方差矩阵特征描述符;最后,判断初始匹配点自适应邻域的相似性,剔除其中的伪匹配点对,并定义空间一致性检验得到最优匹配点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断裂面缺损较小的文物碎片,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匹配结果。(2)对于断裂面受损严重的文物碎片,针对传统依据断裂面几何特征进行匹配的方法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厚度与轮廓特征的文物碎片匹配方法。该方法结合碎片厚度特征和断裂轮廓的曲率和挠率,多层约束碎片匹配关系。首先,计算碎片的厚度特征并构成厚度直方图,依据直方图的相似性完成碎片的初始匹配;然后,将轮廓曲线分段,构建子轮廓曲线的几何特征串;最后,引入改进的Hausdorff距离判断初始匹配的碎片模型是否存在相互匹配的子轮廓曲线,完成最终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断裂面受损较大的文物碎片,相较于传统断裂面匹配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3)设计并实现了文物碎片虚拟复原系统。该系统具有模型导入、预处理、碎片的虚拟匹配拼接和导出功能,验证了本文两种碎片匹配方法的有效性,且应用于兵马俑虚拟复原过程,为兵马俑碎片的实体拼合提供辅助手段。
其他文献
从互动仪式理论出发,认为网络话题事件是一种新型的互动仪式,情感是网络话题事件的根本动力。事件主体通过参与互动仪式获取情感能量从而共享情感意义。事件的展开过程既是一
目的查明一起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并警示公众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方法对中毒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可疑食物进食史、临床表现、实
目的:观察遵循《伤寒论》中桂枝汤煎服法治疗体虚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体虚感冒患者严格遵循《伤寒论》中桂枝汤的煎服法服用桂枝汤。结果:40例患者服药1—3剂,平均2剂,治愈3
柔道最早出现于日本,是奥运会中一项正式比赛项目,也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之一,具有防御、健身、教育、训练等功能,自从1882年柔道问世以来,经过漫长的修正和补缀,它吸引了越来越
艾滋病档案可以为医护人员及卫生行政部门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和科学依据。本文主要探讨目前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的档案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
“公地悲剧”是现代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以及产权理论分析的重要模型基础。文章针对“公地悲剧”及由其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效应展开多角度、发散性的思维分析,以水资源为例
为研究节段预制胶拼构件弯折强度,设计制作了6个胶拼弯折试件,每个试件由3个标准立方体用环氧树脂胶黏结而成。在试件的2个接缝处对称施加集中力进行胶拼弯折破坏试验。试验
<正>近日,我从自家壁橱藏书中取出《可爱的中国》。这本略微泛黄的书籍,是1983年经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对1977年出版的《方志敏狱中遗著》进行充实重编,将书名改为《可爱的
本文基于体验经济的视角提出了理解休闲渔业的新思路:以水产品、水生生物和渔业工艺为道具、以渔业服务和渔(鱼)文化为舞台、以提供"三渔"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品的渔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