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种子悬浮法成功的制备出具有减摩抗磨功能的两种微胶囊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差热扫描量热议(DSC)、接触角测试(CA)、纳米压痕(DSI)等测试手段对微胶囊材料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储热性能、疏水性能及硬度进行表征,将制备好的微胶囊添加至环氧树脂中,考察了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以聚乙烯蜡为芯材,以种子悬浮通过界面沉淀以及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两种无机壳层(碳酸钙和二氧化硅为壁材)微胶囊,研究了不同的制备工艺对聚乙烯蜡乳液、微胶囊形貌及对微胶囊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pan80与Tween80复配为乳化剂,乳化剂的用量为芯材重量的2%,乳化速度为7000r/min,制得的乳液中聚乙烯蜡球形貌最好,粒径较均一,以此为基础分别制备出用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包覆聚乙烯蜡芯材的微胶囊。SEM结果表明,以碳酸钙、二氧化硅包覆聚乙烯蜡制备得到的微胶囊形貌较好、粒径较为均一。结合热失重分析(TGA)以及HF实验结果-两种微胶囊的实际芯壁比接近于理论投料比,说明已成功制备出两种无机壳层聚乙烯蜡微胶囊。与纯聚乙烯蜡球相比,DSC分析结果显示包覆无机壁材的微胶囊的相变温度提高了3-7℃,同时TGA结果表明,由于无机壳层对热量的阻隔,两种微胶囊的热分解温度对比聚乙烯蜡有明显地提高。以环氧树脂为基体,通过添加两种聚乙烯蜡微胶囊,制备得到了环氧树脂/微胶囊复合材料,接触角实验表明,微胶囊的加入使复合材料表现出疏水的特点,同时研究了微胶囊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微胶囊在摩擦过程中受摩擦剪切的作用破裂润滑添加剂的释放,两种微胶囊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以及耐磨性均大大优于纯环氧树脂,这不但拓宽了微胶囊的应用领域,可以为新型高性能自润滑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