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暂缓起诉制度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bb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暂缓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对于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根据其犯罪性质、危害程度、犯罪情节及该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处境、犯罪后的表现等法定情况,认为没有立即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必要而依法做出附条件地暂时不提起公诉的决定。暂缓起诉的实质是附条件不起诉,是检察机关享有的一种暂时搁置其起诉权的起诉裁量权。暂缓起诉制度的产生,与刑罚理念、公诉制度、法律经济学和刑事政策的发展密切相关:刑罚理念从报应主义到预防主义的转向,为暂缓起诉的产生埋下思想土壤;公诉制度从起诉法定主义到便宜主义的演进,为暂缓起诉的产生提供制度源头;法律经济学的兴起及其对刑事法学的影响,催生暂缓起诉的现实需求;刑事政策非刑罚化、刑罚个别化的国际趋向,为暂缓起诉的产生给予政策支持。  暂缓起诉起源于德国和日本,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确立了暂缓起诉制度或至少体现了暂缓起诉的精神,如德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日本起诉犹豫制度、美国延缓起诉制度等。当下,域外刑事暂缓起诉制度的发展存在着暂缓起诉制度法律化、暂缓起诉中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合法化、暂缓起诉制度中矫正机制配套化和暂缓起诉救济和监督机制完善化等趋势。近年来,暂缓起诉也为我国理论及实务界所关注,我国一些地方的检察机关进行了暂缓起诉的试点工作。从试行的整体情况看,暂缓起诉在试行中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与发展,社会效果也是显著的。但在试行中也始终存在着一些问题:暂缓起诉试行的法律依据问题、试行不统一导致不平等现象出现、当事人意愿易被忽略以致当事人正当利益遭侵害和暂缓起诉监督机制空缺导致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有滥用之嫌。最后,200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暂缓起诉制度试点工作因没有法律依据将其“暂缓”。  虽然暂缓起诉试点工作已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暂缓”,但是这不影响暂缓起诉制度的正当性内涵。暂缓起诉仅因缺乏法律依据暂不用于办案,但可以探索、研究。其实,在我国即将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确立暂缓起诉制度是势在必行。我国现有不起诉制度存在的缺陷、诉讼经济的实现和恢复性司法的建立要求确立暂缓起诉。而且,暂缓起诉制度的确立具有一定的法律依据,不会侵害法院审判权,不违反法律平等原则,不必然导致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只要对暂缓起诉制度的有关问题认识到位,并使暂缓起诉制度的关键问题得到妥善处理,那么,在我国即将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设计完备的暂缓起诉制度,其积极意义是应当肯定的。有鉴于此,本文在总结先前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对暂缓起诉制度建构中值得注意的适用范围、具体程序、考察机制和制约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有助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其他文献
国家公职人员,在我国古代统称为“官吏”。统治者对社会和国家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对官吏的治理,社会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对官吏的管理成败。普通民众的权力高度集
心肌肌钙蛋白Ⅰ是心肌特有的一种收缩调节蛋白。当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时,血浆肌钙蛋白Ⅰ的水平明显升高,因其具有高度的心肌特异性,因此,它可作为心肌损伤的一种特异性指标,对心脏病
氟哌啶醇系丁酰苯类抗精神常药的代表,由于对心血管系统、肝脏毒性较小,常用于年老体弱及伴随躯体疾病患者.其常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作用,偶见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甚少.但我们
学位
一是以“民主评议”活动为载体,为“勤廉方山”创建搭建平台。每年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职能部门服务对象代表等,围绕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围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社会的到来,创新形态的嬗变,人们不仅仅满足对事物的基本功能,对城市建设中环境使用要求的提高,同时注重事物的设计感。环境设计文化大大影响了人们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率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率现状及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当日该医院共有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深,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作为“一方净土”——大学校园中的莘莘学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预设有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