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增值税改革问题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ertl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实行了生产型增值税,增值税类型选择适应了当时经济和财政的实际,为政府支出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持。随着国民经济战略从限制非理性投资向扩大内需和提高经济效率进行战略转移,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就成为公认的增值税改革方向。 2004年,增值税的转型试点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率先实施,标志着增值税转型拉开序幕。2007年,对中部地区26个城市的8个行业实施试点。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个盟市和四川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也开始实行试点。到了2009年1月1日,期盼已久的消费型增值税终于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实行。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增值税的三种类型,并且从宏观税基、实际税收负担率、税收征管成本三个方面比较了这三利,类型的增值税。接着列举了消费型增值税的优点,指出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本文第三章运用税收弹性系数研究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第四章运用投资的税收弹性系数研究增值税转型对投资的影响。由于消费型增值税从2009年1月1日才开始实行,所以无法获取2009的数据,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东北地区财政及投资的影响来预测增值税全面转型的影响。最后,本文解读了我国实行的消费型增值税政策,并且指出现行消费型增值税的不足之处及改革的方向。 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增值税全面转型不会对财政收入产生很大的影响,增值税转型对投资的刺激作用也不是很大。最后,本文指出,我国的增值税转型还远未结束,现在实行的消费型增值税是最原始的,并指出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是将营业税逐步改成增值税。
其他文献
自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民生”以来,民生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期间要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财政是政府实现职能的重要手段,而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成为“新常态”,我们应该把重心从总量转变为对结构和绩效的关注,注重财政支出结构和绩效的合理性。本文的研究对于民生财政支出优化结构,加强监管,提高绩效具有重
知识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加深了人们对高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各个国家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自1998年和2003年我国相继提出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以来,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改革也进入了一个以市场演进为特色的新阶段。然而,我国的公共教育财政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诸多问题。高等教育规模扩
本文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矛盾关系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为了定量分析人类生产消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本文引入了生态足迹指标去估算既定人口与经济
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作为国际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两种形式,在世界济济一体化的进程下,交叉融合的趋势日渐明显。今天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流入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