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祛魅:“王小波现象”研究

来源 :付佳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4月11日,作家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意外去世,以此为发轫,“王小波热”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在李银河的推动下,王小波的小说、杂文在其死后由各大出版社陆续出版并再版,而与王小波生平相关的资料也以传记、纪念集的形式出现。出版热与宣传热则引发了网络空间中王小波的模仿热和讨论热。同时,来自官方学术、文化、教育以及媒体机构的肯定,也让作家王小波逐渐主流化和经典化。但是在消费语境之中,“王小波”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文化热点,深受市场喜爱与追捧,而在王小波逐渐“热”起来的这一过程中,也体现出多方力量的参与与互动。首先,以《南方周末》和《三联生活周刊》为首的大众传媒,他们在宣传王小波时,运用了“自由/专制”“文坛受难者”和文坛“沉默”的话术策略,使其成为反抗“官方”的名片。其次,自由主义者们借助王小波“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和其杂文中带有的经验理性色彩,将其与顾准和陈寅恪并置纳入自由主义学理的言说脉络之中。再者,在新生的网络空间之中,王小波成为一众文学青年的“精神导师”,他们在情感上认同王小波,并在行动上加以模仿。实际上,在对王小波“自由主义”的言说中,大众传媒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间存在着共谋的关系。他们共享着反对权威、为“弱者”辩护的话语,而他们所面对的受众,更多是在社会结构剧烈变化中出现的中产阶级或是预备中产。王小波以“弱者”身份进行着强者姿态的言说,与中产阶级内心的诉求一致,因此,他们在王小波的身上获得了对自我身份的确认。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消费文化语境之中,王小波逐渐走向了符号化和标签化。王小波的作品虽然跨越了雅俗界限,被广泛认可,但是却成为其“自由主义者”和中产阶级代言人形象的陪衬。而实际上,自由主义学者对王小波“自由主义”的定义与王小波自己的“自由主义”存在着分歧。王小波走出体制不是如自由主义者所说,主动挣脱权力从而践行了自由主义,他的动机单纯是为了文学创作。而“自由主义”中反抗权力的实践正是体现于他的小说创作之中,但是自由主义者却甚少关注其小说作品。同样是反对权力,不同于自由主义立足于自由市场经济而对政治权力的反对,王小波的自由主义是立足于个人的精神层面,从“智慧”“性”与“有趣”三个维度出发,表示出对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反叛,他同时也将这一个人维度上升到社会伦理的建构之中。但在这一表达中,也体现出王小波自由主义的局限性。首先是他所具有的中产阶级趣味与精英知识分子的启蒙姿态,他所说的平等交流,也并不平等,他口中的大众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群体;其次,王小波所提出的三个主题词,实际上与“自由”一词一样,具有暧昧性和多重解释性,可操作性不强,且极易产生歧义和扭曲。
其他文献
文章简要分析了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的特征和优势,说明了计算机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同时以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作为切入点,针对文学艺术领域、工程建设领域、商务领域、医学生物工程领域、矿山领域以及交通领域等场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期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期刊
大数据时代,数据量迅速扩展,由此诞生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该技术可以充分收集、存储、分析大量数据,进而得到可利用信息,为各行各业发展和进步提供价值信息。而在数据利用过程中,本文以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大数据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相关内容,其次对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相关技术进行简要分析,最后针对其具体应用场景做出了深入探究,以供参考。
期刊
源语文本European Culture:Identity and Diversity是旨在纪念欧洲文化公约五十周年研讨会的会议录,探讨当今文化合作方面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涵盖教育、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内容。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不可能做到形式上的完全对应,因此译者要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源语文本的形式束缚,并进行一定转换。译者选择使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对源语文本的简介及主
学位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最符合当前学生主体发展需求的教学理念。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许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也进入地理课堂,并在课堂上绽放出耀眼的光彩,情境教学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培育核心素养的角度,就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情境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与同仁一起学习。
期刊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国先后提出了“一带一路”以及“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来往不断加深,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和彼此沟通也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将跨文化能力融入语言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不断优化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路径,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翻译实践材料选自Becoming Interculturally Competen
学位
<正>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可通俗理解为:教学情境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主
期刊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教师具备掌控课堂的能力,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情境教学是构建愉悦课堂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性发展情况,提出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多种策略,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大空间时代,空港经济作为大空间时代信息交流与物质交换的中心,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空港经济领域的联系与合作,以实现国际间经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有关该领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急需翻译并推向世界。本翻译实践报告是基于源文本为《中国空港经济区(空港城市)发展蓝皮书2018》的英译实践报告。报告围绕经济类文本英译中存在的语法表述、专业词汇、词类
学位
满族乌勒本是满族一种古老的叙事文学,由满族人讲唱,口 口相传。随着满族传承人的相继离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满族乌勒本濒临消亡。目前已经抢救并出版的乌勒本有50多本,然而大部分珍存下来的乌勒本仍不为国际读者所知,只有少数作品翻译成了英文。为了让西方世界了解这一文化瑰宝并且提高今后乌勒本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尤其是具有文化内涵的术语翻译,我们启动了满族乌勒本汉英术语库建设项目以统一术语翻译。本文首
学位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进入全面“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时代。核心素养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教育的真实性,因此,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应是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情境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要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对话”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以问题导向推进课堂教学开展,用结构化关联让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着陆”,以理解和迁移知识作为最终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