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EGFR蛋白表达及KRAS基因突变是否可作为直肠癌患者术前放化疗后肿瘤组织病理消退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我院行术前放化疗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43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直肠癌患者放化疗前后病理组织EGFR蛋白表达;从术前活检石蜡包埋组织中获取DNA样本,经PCR扩增后测序,明确KRAS基因第12、13密码子突变情况。根据Dwork’s直肠癌肿瘤消退分级标准评定放化疗后肿瘤组织的病理改变,将TRG2+3+4定义为肿瘤组织消退良好,TRG0+1肿瘤组织无明显消退,对比两组间EGFR蛋白表达的差异,及KRAS基因突变组及野生组之间肿瘤组织病理消退差异。结果1、43例患者中TRG2+3+4者29例(67.4%),TRG0+1者14例(32.6%),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CR)2例(4.7%)。2、放化疗前EGFR阳性表达率在肿瘤消退良好组和无明显消退组中分别为37.9%和7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放化疗前后直肠癌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2%和65.8%,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3例样本中KRAS基因突变15例(34.9%),其中第12密码子突变11例(73.3%),第13密码子突变4例(26.7%)。KRAS基因突变组和野生组肿瘤组织消退良好者分别为10例(66.7%)和19例(67.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EGFR蛋白表达、KRAS基因型在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后肿瘤组织消退良好组和无明显消退组中,EGFR蛋白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EGFR有可能成为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治疗反应的预测因子;(2)EGFR在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前后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3)在KRAS基因突变型和野生型的直肠癌患者中,术前放化疗后直肠肿瘤病理消退程度无差异,KRAS基因突变不能作为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后肿瘤组织病理消退的预测因子;(4)EGFR蛋白表达、KRAS基因型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