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阴阳本体结构理论针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l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基于阴阳本体结构理论指导下采用整合针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针刺进行对照,探讨针灸治疗本病的更优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刺络放血、麦粒灸相结合的整合针灸方案治疗,首先取印堂、百会、神门、内关、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进行常规针刺,留针30min;其次取大椎、心俞、至阳进行刺络拔罐,留罐5min;最后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肾俞、命门进行麦粒灸治疗,每个穴位灸3壮。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取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关元、照海、申脉、三阴交、太溪进行常规针刺。疗程:两组均每周一、三、五开展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评价方法: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改良Kupperman评分、SF-36生活质量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疗效观察,采用SPSS 17.0版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PSQI量表评分、改良Kupperman评分、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等基线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治疗后两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PSQI量表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总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两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后,组内比较,观察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8个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患者除生理职能外其他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组间比较,在生理职能、活力、一般健康情况、生理功能、精神健康5个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阴阳本体结构理论指导下整合针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够综合改善患者睡眠、生活质量和围绝经期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痰瘀结聚型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桂枝茯苓丸加味联合毫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毫火针治疗,总治疗时间为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4、8周评估患者的皮损积分。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心理因素评分(焦虑、抑郁)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来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寒湿型LDH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其穴位注射的药物为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选取肾俞穴、夹脊穴和阿是穴等腧穴进行配伍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塞来昔
目的:观察防风通圣散加减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表里俱实证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表里俱实症状的改善以及对血清CRP水平、IL-17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口服防风通圣散加减方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复方氨肽素片治疗。分别于治疗第4周、第8周后评估患者的PASI评分变化,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以及血清CRP、IL-17A水平。结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该相关性的临床意义,以期为DPN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为中医药治疗DPN疗效评价、预后判断提供鉴,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治疗DPN。方法:本课题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DPN患者共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仝小林主编的《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对240例DPN患者进行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减压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脊柱骨科住院部住院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研究的患者一共5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25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内镜组);B组患者25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开放组)。记录两组
目的:观察和术推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和术推拿治疗,对照组予腹部推拿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1周6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采用统计学软件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传统中医理论,研究经典名方清金化痰汤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变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纳入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辨证为(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复方清金化痰汤,治疗2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基于冠脉血管内超声技术,获得芪参益气滴丸改善冠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证据,为中医药在斑块破裂的抑制方面提供新的证据支持和应用价值,并从分子水平初步探讨其与血浆miR-155的关系,为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领域提供新的临床资料。方法:纳入2019年01月至2020年0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病区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住院患者62例,其中对照组31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
目的:观察化瘀祛湿方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行腓骨高位截骨术后临床疗效的干预效应,验证本方案对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临床症状和功能改善作用,探讨其治疗痰淤阻滞型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最佳的合理的方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减轻疾病的不良影响,给广大中老年患者的康复治疗带去福利。方法:纳入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关节创伤骨科住院行手术
目的:本文选取班秀文教授临床手稿为研究对象,以期整理、总结班秀文教授论治绝经前后诸证的特色诊疗经验,完善桂派班氏妇科内容,促进名医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发展,为绝经前后诸证治疗提供一定临床依据,造福广大绝经前后诸证患者。方法:按照分层设计的技术架构设计原则,对医案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架构进行设计,按需搭建医案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文献研究法及经验总结法将班秀文临床手稿数字化录入系统中相应模块形成相应数据库,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