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45——)是当今英国文坛的一流作家,他创作的作品曾多次获得英国布克奖的提名,最终《长日留痕》折桂,成为了当年布克奖的大赢家,风光一时无两。石黑一雄的小说创作极富创新意识,迄今为止他所创作的六部长篇小说风格各异,为读者及评论家津津乐道。本文主要以石黑一雄的六部长篇小说为依据,挖掘文本中蕴含的孤儿意识,探讨作者对自身身份的认知与反思,对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现状的描摹,以及对人类解救自身困境的思考。论文包括五部分。绪论主要阐述国外关于石黑一雄的研究概况,点出孤儿意识这个研究命题的价值所在。第一章主要分析石黑一雄孤儿意识的缘起。石黑一雄自六岁就移居他国,离开从出生就照顾自己的祖父。亲情及依赖感的丧失,使他的孤儿意识由此在体内发酵。作为一名流散作家,石黑一雄在艰难适应英国生活之时,文化的失语及身份的困境则让他更加体认到了自身的孤儿感受。第二章主要解读孤儿意识在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呈现。从文化孤儿、伦理层面上的孤儿、社会弃儿等孤儿形象及长崎与上海、租界、黑尔舍姆等孤儿意象来探讨作家的孤儿意识。第三章主要分析孤儿意识的文化价值。孤儿意识凝结着石黑一雄对自身身份的认知与反思,通过孤儿意识的书写对于作家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拯救。孤儿意识也传达了他的文化观,即应尊重文化差异,共融共生。孤儿意识也是作家对人类生存现状的真实反映,他提出了人解救自身困境的策略,即人应该打破精神禁闭,加强沟通,才能最终走向新生。结语总结论文的观点。石黑一雄作品中渗透的孤儿意识,是对当今人类内心世界的真实映射。作为一名移民,文化之间的隔阂在客观上也造就了人类交流的障碍,作家渴望文化之间的藩篱能够打破,并寄希望于当下人可以自觉地选择多元文化观,以此来突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孤独的生命个体得到彻底的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