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作品中的孤儿意识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intaa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45——)是当今英国文坛的一流作家,他创作的作品曾多次获得英国布克奖的提名,最终《长日留痕》折桂,成为了当年布克奖的大赢家,风光一时无两。石黑一雄的小说创作极富创新意识,迄今为止他所创作的六部长篇小说风格各异,为读者及评论家津津乐道。本文主要以石黑一雄的六部长篇小说为依据,挖掘文本中蕴含的孤儿意识,探讨作者对自身身份的认知与反思,对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现状的描摹,以及对人类解救自身困境的思考。论文包括五部分。绪论主要阐述国外关于石黑一雄的研究概况,点出孤儿意识这个研究命题的价值所在。第一章主要分析石黑一雄孤儿意识的缘起。石黑一雄自六岁就移居他国,离开从出生就照顾自己的祖父。亲情及依赖感的丧失,使他的孤儿意识由此在体内发酵。作为一名流散作家,石黑一雄在艰难适应英国生活之时,文化的失语及身份的困境则让他更加体认到了自身的孤儿感受。第二章主要解读孤儿意识在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呈现。从文化孤儿、伦理层面上的孤儿、社会弃儿等孤儿形象及长崎与上海、租界、黑尔舍姆等孤儿意象来探讨作家的孤儿意识。第三章主要分析孤儿意识的文化价值。孤儿意识凝结着石黑一雄对自身身份的认知与反思,通过孤儿意识的书写对于作家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拯救。孤儿意识也传达了他的文化观,即应尊重文化差异,共融共生。孤儿意识也是作家对人类生存现状的真实反映,他提出了人解救自身困境的策略,即人应该打破精神禁闭,加强沟通,才能最终走向新生。结语总结论文的观点。石黑一雄作品中渗透的孤儿意识,是对当今人类内心世界的真实映射。作为一名移民,文化之间的隔阂在客观上也造就了人类交流的障碍,作家渴望文化之间的藩篱能够打破,并寄希望于当下人可以自觉地选择多元文化观,以此来突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孤独的生命个体得到彻底的疗救。
其他文献
近日,“喝油”成为一个热搜词汇。前有女演员说喝油排毒能治疗慢性病,后有男主播直播喝酒喝油猝死,再加上朋友圈的微商一直在鼓吹“喝油养生”……喝油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没证据证明“喝油”对健康有好处  到目前为止,大口喝油、大碗吃油,都没有得到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明它们对健康有好处。  有些人说,原始人不吃谷物,吃的是低碳水餐。但考古研究表明,即便石器时代,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也在40%左右。而且,那时候没
期刊
小屯南地甲骨是新中国第一批科学发掘的甲骨。自1973年出土以来,就由于其特有的考古学属性而备受海内外学者的关注。1980年和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整理出版了《小
中外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一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作方法。路遥的作品是中国当代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重要范式,他在继承中外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做出了大胆的创新,形成了自
说起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大家都知道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其实,他不仅诗文精佳,书法也颇有造诣。  擅长草隶  贺知章尤擅草隶,书法笔力遒健,点画轻盈,整体笔法深得二王真传。他与怀素、张旭并称“唐草三杰”,是盛中唐时期最具有创新意识和时代精神的杰出书法家。  温庭筠云:“知章草书,笔力遒健,风尚高远。”窦臮《述书赋》云:“湖山降祉,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嗣寡仇。如春林之绚彩,实一望而写忧
期刊
英语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语言,他们充满着好奇和渴望。于是在心底里萌发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如果老师引导不好,会把学生学习英语的这种积极性扼杀,会出现学困生,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