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通信中喷泉编码技术以及性能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chu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太空时代的到来,深空探测日益成为人类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开展空间探测,就要向太空发射带各种目的的空间探测器,这样就要求在探测器间、探测器与地球间构建起行之有效的联系,即要进行深空通信。深空探测的事实证明深空通信测控网是空间开发的重要支柱。其基本特征是非常大的传输距离,与其它通信方式相比难度更大。本项目中的信道编码采用喷泉码中的LT码作为外码,LDPC作为内码的串行级联码。喷泉码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无码率特性,也就说码字可以像喷泉一样不停的产生和发射,直到接收到能够恢复原始数据为止。由于深空通信的具有频带宽、延迟大、易衰减和上下行链路不对称等特性,喷泉码的无码率的特性不需要数据的重传,这样就可以实现用有效性来换取可靠性,很适合深空通信的信道。深空通信信道的频带带宽较为丰富,允许使用低频带利用率的编码和二进制的调制方案。深空通信的信道与无记忆的高斯信道非常相似,所以采用BPSK的调试方式。喷泉码是一种以删除信道为背景的稀疏图编码,采用级联码后,对于喷泉码来说,整个内码的编解码部分就等效成了删除信道。首先阐述了喷泉码的基本原理及其分类,着重描述了本项目所采用的LT码的编解码原理,并对影响LT码的性能因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了生成矩阵中度的分布,通过Matlab仿真选择合适的分布函数及其参数,并设计了接近最优的度(degree)的分布函数。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相关列提取法”去除生成矩阵中的小环,经过不同条件下的仿真验证,提高了编解码的性能。本文还实现了基于FPGA的LT编码器的基本功能。文章最后分析了喷泉码在数据抗毁性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产生活质量
随着用户对于高速率多媒体业务的需求的增加,接入网现有的解决方案和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大,接入网已成为大容量局域网和骨干网之间的瓶颈。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开始越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单信道速率达到或超过40Gbit/s、最大传输距离超过1,000km、总容量超过1Tbit/s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已成为可能,特别是近几年高速光电子器件的成
宽带的迅猛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电信业的运营和商业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基于宽带网络技术的视音频内容娱乐、网络游戏、虚拟社区多媒体信息发布共享等信
随着计算机通信的发展,早期面向字符的链路控制规程就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HDLC协议随之而生,但随着计算机通信的继续发展,专用的HDLC通信控制器已经不能满足数据业务的多用户、大
近年来,短距离无线通信有了迅速发展,各种技术层出不穷,如蓝牙、ZigBee、Wi-Fi、UWB等,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潜力。ZigBee技术因其低功耗、低成本、大容量、安全性高等诸多优
本文主要对数字上下变频器的FPGA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重点完成了其主要模块的设计、验证工作,并与“卫星有效载荷仿真系统”项目中的其他部分进行了整体协同工作。课题的目
在各种接入网的方案中,由于在带宽容量和覆盖距离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无源接入光网络(PON)成为了宽带到家的首选网络方案。现有技术中PON系统主要采用点到多点的树型拓扑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