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现代文献的针灸适宜病症研究——神经系统疾病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文献研究方法获得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优势病谱。  方法:  通过查阅1978-2008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或其光盘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文献,统计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病种及每个疾病文献报道的频次,对每一种病症的文献进行信息提取和总体质量的分析和评价进而划分为5个等级,最后基于针灸适宜病症的证据等级判定标准将针灸适宜病症划分为四级病谱。  结果:  (1)本次研究获得神经系统疾病针灸治疗病种共71种,包括西医病名55种,西医症状名11种,中医病症名5种。  (2)文献报道总频次为9037次。其中I级证据1篇,Ⅱ级证据310篇,Ⅲ级证据2939篇,Ⅳ级证据4569篇,Ⅴ级证据1218篇。  (3)神经系统疾病针灸病谱包括:一级病谱1个,二级病谱28个,三级病谱22个,四级病谱20个。  结论:  极力推荐针灸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为:偏头痛。推荐针灸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有: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坐骨神经痛、头痛、面肌痉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眩晕、小儿脑瘫、失语、癫痫、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股外侧皮神经炎、截瘫和四肢瘫、三叉神经痛(原发性)、血管神经性头痛、枕神经痛、震颤麻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紧张性头痛、运动神经元病、睡眠呼吸暂停(梗阻性)、痛觉过敏、格林巴利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疾患、共济失调(小脑)、植物状态。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文献整理和临床观察,探讨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方证和适用体质,为该方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以期丰富心律失常的临证治疗思路。  方法:文献研究方面,通
  “一分为三”命题的提出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阴阳学说结合的角度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   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为
背景“健康是人类所有自由的第一需要”——Hneri Amie(l1821-1881)。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与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与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创造更多生命奇迹的空间;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我们提供的更高的寿命预期。我国的人口逐步老龄化,延缓衰老在这时显得尤为需要。今天的科学家们对“衰老”如下定义:衰老一定程度上不是不可避免的,与正常衰老相关的机体退变是由于生理功能的不正常所造成的。延缓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