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河西绿洲灌区中心腹地的张掖市甘州区,是世界内陆温带荒漠绿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种子培育产业基地之一。搞好甘州区耕地地力评价,合理利用甘肃有限的土地资源,防止土地退化、加强耕地改良利用,为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粮食安全及农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本文以甘肃省甘州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特尔斐法选取了11项因素作为耕地地力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别矩阵确定了各个因子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根据各因素的特点及其对耕地质量影响的构建了隶属函数。利用GIS构建的软件处理平台完成了数据库的构建,利用基于栅格数据评价模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了耕地地力综合指数为0.52-0.78,将甘州区的耕地基础地力分成了五个等级,等级划分的结果客观的反映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一等高肥力地主要分布在城郊梁家墩、长安、新墩、上秦等乡镇地区,二、三等各地均有分布,四、五等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河西及二阴区的乡镇,从面积分布来看,以二等地和三等地为主,占甘州总耕地的97%以上。文章最后针对研究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研究区耕地科学利用模式和耕地改良的措施。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构建GIS软件平台应用于数据库,通过参数计算和成果图输出自动化,摸索出了一套运用GIS技术开展甘州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的有效工作方法和技术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