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院校汽车营销类专业教育是汽车行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汽车人才的培养是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主要输出基地,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汽车营销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进而影响汽车行业的全面发展。汽车营销课程,作为职业院校汽车营销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打破传统的汽车营销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实践技能,尽可能地缩短学生毕业后与用人单位间的磨合期,是提升职业院校汽车营销专业教育质量的必然途径,也是提升职业院校该专业的建设乃至整个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 汽车营销专业的开设,其目的是为用人企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营销人才。尽管我国汽车销售量处于逐年递增的态势,然而对于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极限而言尚有较大的距离,未来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依旧蕴藏着无限潜力。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中开设汽车营销专业的占比较小,从而造成了汽车营销人才的输出与市场的需求之间尚存在极大的差距,其中尤以优秀营销人才的缺乏表现得十分突出。为此,本选题旨在为如何培养并输出优秀汽车营销人才进行了若干探索与研究。本选题研究的目的,是在对汽车营销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作出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途径,以稳步提高汽车营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为汽车行业营销人才的输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本选题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个别调研法,通过对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汽车营销专业学生的调研,探寻汽车营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的真实授课感受,并依此总结出传统汽车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及其成因,其中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条件等,同时提出相应的有效提高汽车营销课程实现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加大实训教学投入等,并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中的情境教学法作为主要切入点,为如何更好地实施汽车营销课程的教学,培养优秀汽车营销专业人进行了阐述。 论文共分六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导论,意在阐明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相关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为调研内容,主要针对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汽车营销专业学生,开展其汽车营销课程喜爱程度、授课内容接受度、教学模式倾向程度等方面的调研;第三部分是分析传统汽车营销教学模式授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此为本选题实施的基础;第四、五部分是从教学方法出发提升汽车营销课程教学的途径并以情境教学法在汽车售前销售中的接待为例给出的具体说明,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第六部分是对本论文的研究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