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性瘫痪语言障碍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oni_i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健脑开窍针法(我院小儿脑病诊疗康复中心针灸治疗方案)治疗脑性瘫痪(脑瘫)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健脑开窍针法治疗脑瘫语言障碍的疗效与选取穴位、患儿语言障碍的类型、患儿的年龄、智力、脑瘫类型等的关系,为健脑开窍针法治疗脑瘫语言障碍提供可参考的临床研究资料,可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有利于推广应用,拓展临床治疗思路,发挥中医治疗优势,提高脑瘫语言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最终促进脑瘫患儿的全面康复。  方法:从2008年4月至2009年2月间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病人中,选取符合脑性瘫痪诊断标准同时合并语言障碍的患儿,预计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健脑开窍针法,对照组采用焦氏头针,两组均给予言语训练、基础治疗(推拿按摩、运动疗法、理疗),疗程为12周。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CRRC版)汉语版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S-S法)、汉语构音障碍评定法,检查评估患儿语言障碍改善情况,用0~6岁发育筛查测验(DST)评估患儿整体发育情况、智力情况,分别在基点(入组时)、中间点(治疗6周时)、终点(治疗12周时)三个观察时点对所有患儿进行评估。在整个治疗期间观察患儿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发症,在观察表中做详细纪录。  结果:观察结束,去除脱落病例、剔除病经,治疗组有31例,对照组有30例。经统计分析:(1)两组患儿治疗后语言障碍情况均有改善,经CRRC版S-S法及汉语构音障碍评定法评价语言障碍的疗效,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77.42%;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19例,总有效率有效率63.33%,两组间总有效率经独立样本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经DST评价,治疗后两组患儿发育商(DQ)和智力指数(MI)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ST分值的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患儿中语言发育迟缓型总有效率,较构音障碍、混合型有效率高;痉挛型脑瘫患儿语言改善总有效率为88.00%,较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混合型疗效好;在1~3岁年龄段脑瘫患儿中语言障碍总有效率为80.00%,较3~6岁年龄段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过对两组脑瘫语言障碍患儿临床疗效的观察研究,两组针刺方法对脑瘫患儿的语言障碍均有改善,其中健脑开窍针法组疗效优于焦氏头针针刺组。健脑开窍针法治疗语言迟缓型语言障碍较构音障碍、混合型疗效明显,治疗痉挛型脑瘫并发的语言障碍较其他三型疗效明显。对于脑瘫语言障碍的矫治年龄,3岁以内疗效好,故早期治疗是本病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亚健康状态肺脾气虚型与免疫功能、白介素-2水平的相关性,以期为小儿亚健康开展有效的防护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按照一定的诊断、排除
目的:探讨单节段腰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  方法:前瞻性分析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口语化由来已久,通过对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口语化的研究,了解其发展的历史和目前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当前社会中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口语化的最新变化,归纳存在的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对针刺臂中穴对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止痛效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为临床提供规范性技术操作文本。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增生患者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