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海域几种典型双壳贝类对浮游植物的摄食规律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li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类的摄食选择性直接影响着天然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研究双壳贝类对浮游植物的选择性摄食规律,对于评估双壳贝类对近岸浮游植物群落以及水域的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为贝类养殖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基本数据和科学指导。在以往研究中,科研工作者利用天然水体研究了贝类对颗粒物的选择性特点,但相关结果差异很大,而且具有地理特异性。本研究采用贝类滤水实验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显微镜镜检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色素分析法联合技术,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双壳贝类对不同浮游植物的摄食规律。整个实验分为三个阶段:(1)于2018年9月,在桑沟湾海域(黄海海域)进行贻贝滤水实验,研究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对水体中浮游植物的选择性滤除效应,并对胃含物与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种群结构进行比较分析;(2)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青岛近岸礁石区(黄海海域)每月采集一次海水以及野生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紫贻贝(Mytilus edulis)样品,研究天然海域贝类胃含物和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组成差异;(3)于2019年5月,在秦皇岛贝类养殖区(渤海海域)采集海水和多种养殖贝类样品(紫贻贝,长牡蛎,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栉孔扇贝Azumapecten farreri和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并对贝类胃含物和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组成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发现:一、桑沟湾贻贝滤水实验:(1)通过比较天然海水和过滤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组成,发现厚壳贻贝对隐藻和甲藻具有优先滤食作用,而对微微型藻类(青绿藻和蓝藻)的滤食较低。对于不同的硅藻种类贻贝表现出不同的滤食选择性,贻贝对角毛藻(Chaetoceros spp.)和骨条藻(Skeletonema spp.)的选择性普遍较低。(2)胃含物分析结果表明,镜检胃含物未发现隐藻,而其诊断色素Allo(alloxanthin,别藻黄素)存在,这表明隐藻被摄入并易于消化。胃含物中角毛藻和骨条藻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水体,但贻贝对卵形藻(Cocconeis spp.)和羽纹藻(Pinnularia spp.)的选择性则较高,表明不同硅藻进入贝类消化腺存在较大差异。二、青岛近岸礁石区野生贝类食性调查:(1)显微镜检结果显示,牡蛎和贻贝的饵料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贝类对甲藻和金藻的摄食选择性都高于硅藻。在特定藻类中,两种贝类都选择性避食骨条藻、角毛藻、细柱藻(Leptocylindrus spp.)、拟星杆藻(Asterionella spp.)、几内亚藻(Guinardia spp.)和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spp.)。贝类选择性摄食的藻类有: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帕拉藻(Paralia spp.)、原甲藻(Prorocentrum spp.)、鳍藻(Dinophysis spp.)、原多甲藻(Protoperidinium spp.)和硅鞭藻(Dictyocha spp.)。(2)HPLC色素分析显示,贻贝和牡蛎胃含物中主要累积的色素都为Fuco(fucoxanthin,岩藻黄素)和Peri(peridinin,多甲藻素),证明两种贝类主要摄食硅藻和甲藻,但是对甲藻的选择性高于硅藻。而Pras和Zea在胃含物中的检出量很低,说明青绿藻和蓝藻(微微型,<2μm)不易被两种野生贝类滤食。三、秦皇岛养殖贝类食性调查:(1)显微镜检结果显示,5种贝类的饵料均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贝类对甲藻的摄食选择性较高。5种贝类均避食骨条藻,对角毛藻和菱形藻(Nitzschia spp.)的选择性较低。贝类都倾向于摄食硅藻中的楔形藻(Licmophora spp.)、曲舟藻(Pleurosigma spp.)、羽纹藻、圆筛藻和帕拉藻以及甲藻中的斯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spp.)、鳍藻和原多甲藻。不同的贝类对不同浮游植物均表现出相似的摄食选择性。(2)HPLC色素分析显示,5种贝类胃含物中主要累积的色素均为Fuco和Peri,说明5种贝类主要摄食硅藻和甲藻,但是对甲藻的选择性均较高。Pras在贝类胃含物中的检出很少,说明在秦皇岛海域青绿藻对5种贝类的饵料贡献率较低。综合以上三部分实验的研究结果,本文发现:(1)不同生境中的双壳贝类都倾向于摄食甲藻,而对于硅藻中呈长链状的骨条藻和角毛藻的选择性均较低;(2)圆筛藻、帕拉藻、鳍藻、原甲藻和原多甲藻容易在贝类胃含物中富集;(3)生活在不同生境中的贝类选择性摄食的藻种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贝类的生理特性、营养需求以及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情况有关;(4)贝类胃含物中主要累积的色素均为Fuco和Peri,Pras的检出量都很少,说明硅藻和甲藻是贝类的主要饵料,而青绿藻对贝类的饵料贡献率很低。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降水增多,地表径流量增加,城市排水系统不能应对突发暴雨,大量的雨水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城中区域发生内涝现象。城市内涝导致道路交通瘫痪,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严重内涝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研究城市内涝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以镇江主城核心区作为研究区,考虑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情况和排水管网现状,以芝加哥雨型作为设计雨型,选用2a、10a、25a和50a四种重现
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非接触传能方式,具有安全、可靠、灵活等优点,受到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目前关于IPT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相关产品被推广应用于多个领域,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双向感应电能传输(Bidirectional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BD-IPT)技术更是在诸多特殊领
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提高体育专业素质、发展体育市场的实际需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可以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提升体育产业从业人员
二斑叶螨和西花蓟马是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害虫,两者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化学农药对两者进行防治,由于害虫抗药性强同时化学防治也会造成植物和害虫的同时减少,常常导致农药污染和杀灭天敌等负作用,并不能得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因此利用捕食性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成为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围绕捕食螨的田间防效实验中,不能直接研究其取食何种害虫以及对害虫捕食量的问题,本研究采用SCAR(Seq
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酒精暴露会过度地刺激活性氧(ROS)生成,从而抑制胚胎血管生成。在本研究中,我们用鸡胚血管发育模型,探究了萝卜硫素作为一种已知的饮食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是否可以改善酒精抑制的血管生成。利用鸡胚卵黄膜(yolk sac membrane)和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血管发育模型,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单独施加低浓度的萝卜硫素(2.5至10μM)可以
2014年,《Science》上发表了一种聚类算法,被称为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ensity Peaks Clustering,以下简称DPC),此算法尝试使用两个目标:密度和峰值,以自动确定簇的数量。它可以处理任意形状分布的数据集,拥有原理简单、效率出众、调节参数少等让科研人员青睐的优点,这使它成为了聚类分析中的热门算法。此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称为决策图的启发式方法来找出局部密度和偏移距离最大的数据
山区资源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进入其中,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边坡稳定性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一方面山区土地资源有限导致大部分项目选址必须通过或者靠近自然边坡,另一方面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土方开挖会破坏原始边坡的自然形态,对其岩土体造成扰动,增加了边坡产生垮塌和滑动的风险。边坡的稳定性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以及项目建成后的使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边坡的稳定性一方面取决
随着语用学的发展,对语用迁移研究也在日益推进,学者们将语用迁移理论结合语言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探究。关于语用迁移与二语写作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电弧炉熔炼系统的分析,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电弧炉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TSC和STATCOM联合对电弧炉熔炼系统进行无功补偿的方法。论文首先对电弧炉系统进行了建模,通过对功率变化圆模型的分析,得出了电弧炉运行时无功功率的迅速变化和不规则振荡,电炉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下降很多;其次,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电弧炉无功补偿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电弧炉系统采用单一补偿方式存在的不足;第三,在上述
托尼·莫里森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最重要的黑人文学作家之一。作为非裔美国人,莫里森从自己的成长环境中获益匪浅。她的创作主要集中体现在反映黑人家庭上,通过其细腻的描述,人们可以了解到黑人家庭真实、复杂以及痛苦的一面。《爱》是莫里森的第八部小说,出版于2003年。与之前的作品些许不同的是,《爱》中存在一个特殊的叙述者。作者将小说中的家庭置于一个特殊的位置,进而使“家”同时起着情感的归属和精神的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