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太湖地区典型土壤-水稻土(黄泥土)团聚体为对象,采用平衡液吸附法和恒温振荡法,选择Cr(VI)、Cd2+、Cu2+三种典型的重金属金属离子,通过磷酸盐对土壤重金属平衡吸附及动力学的影响研究,比较研究三种重金属吸附与解吸的不同特点,从微观尺度揭示田间土壤团聚体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制,为防止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参考。本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平衡液吸附法和KCl溶液解吸法研究磷酸盐对水稻土团聚体Cu2+、Cd2+、Cr(VI)吸附与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团聚体磷处理前后对Cu2+吸附曲线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R2>0.9805)。加入磷酸盐后,团聚体对Cu2+和Cd2+的吸附量均随外加磷浓度增加呈波谷形变化,即低磷抑制,高磷促进,且对Cu2+的影响更加明显。而对Cr(Ⅵ)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磷浓度增加,团聚体对Cd2+解吸率呈缓慢减小趋势,而Cr(Ⅵ)解吸率逐渐增加而后略有下降。第二部分:采用恒温振荡法研究磷酸盐对水稻土团聚体Cu2+、Cd2+、Cr(Ⅵ)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团聚体对Cu2+、Cd2+、Cr(Ⅵ)吸附动力学曲线有相同趋势,磷处理的团聚体Cu2+、Cd2+吸附速率明显增加,而Cr(Ⅵ)的吸附速率明显降低。团聚体对Cu2+、Cd2+的吸附过程分为快、慢两个阶段,Cu2+吸附在快吸附阶段用Elovich方程拟合最佳,而慢吸附阶段用扩散方程和Elovich方程拟合最佳;Cd2+吸附在快吸附阶段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最佳,在慢吸附阶段,未处理和磷处理的团聚体分别以扩散方程和Elovich方程拟合最佳。而未处理和磷处理的团聚体对Cr(Ⅵ)的吸附过程分别用双常数方程、Elovich方程拟合最佳。第三部分:采用平衡液吸附法和恒温振荡法研究水稻土团聚体吸附Cu2+过程中铝的溶出。结果表明,团聚体吸附Cu2+过程,当外加Cu2+溶液浓度大于20mg·L-1时发生铝的溶出,且溶出量随外加Cu2+浓度增加而增加。Cu2+平衡吸附过程中溶液pH下降显著,与Cu2+吸附量和Al溶出量呈正相关关系。团聚体吸附Cu2+后Al的溶出过程用双常数方程拟合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