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基酚的厌氧毒性和厌氧生物降解性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y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中温(35℃±1℃)、厌氧间歇实验条件下,5种硝基酚的厌氧毒性和厌氧生物降解性。以葡萄糖为共基质,研究了2-硝基酚(2-NP)、3-硝基酚(3-NP)、4-硝基酚(4-NP)、2,4-二硝基酚(2,4-DNP)和2,6-二硝基酚(2,6-DNP)的厌氧产甲烷毒性,用累计产甲烷量和相对活性(RA)为指标,评价了不同浓度的硝基酚对产甲烷菌的抑制程度。分别用未驯化的厌氧颗粒污泥、驯化后的厌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悬浮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研究了硝基酚在单基质和共基质、不同接种污泥、不同共基质、不同共基质浓度、不同接种污泥浓度条件下的降解性,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厌氧毒性实验表明,2-NP、3-NP、4-NP、2,4-DNP、2,6-DNP24小时50%相对抑制浓度分别为270mg/L、120mg/L、175mg/L、20mg/L、40mg/L,对产甲烷菌活性的抑制大小顺序为2,4-DNP>2,6-DNP>3-NP>4-NP>2-NP。(2)硝基酚与葡萄糖共存时,两者能同时被微生物降解,硝基酚的存在明显影响了微生物对葡萄糖的降解,葡萄糖的存在促进了5种硝基酚的降解。(3)对于3-NP和4-NP,3种接种污泥的降解能力按大小顺序排列为:经3-NP驯化后的厌氧颗粒污泥>未驯化的厌氧颗粒污泥>厌氧悬浮污泥;对于2-NP、2,4-DNP、2,6-DNP,3种接种污泥的降解能力按大小顺序排列为:未驯化的厌氧颗粒污泥>厌氧悬浮污泥>经3-NP驯化后的厌氧颗粒污泥。(4)以葡萄糖为共基质比以乙酸钠为共基质更有利于硝基酚的降解。(5)硝基酚在其对应的最佳共基质(葡萄糖)浓度下能达到最佳降解效果。2-NP、3-NP、4-NP对应的最佳共基质浓度(以COD计)分别为2500 mg/L、2000 mg/L、2000 mg/L。2,4-DNP浓度低于20mg/L时对应的最佳共基质浓度(以COD计)为1000mg/L;浓度介于20和40mg/L时对应的最佳共基质浓度(以COD计)为1500mg/L;浓度高于40mg/L时对应的最佳共基质浓度(以COD计)为2500mg/L。2,6-DNP浓度低于20mg/L时对应的最佳共基质浓度(以COD计)为1000mg/L;浓度高于20mg/L时对应的最佳共基质浓度(以COD计)为3500mg/L。(6)相对活性和接种污泥浓度基本上呈正比,硝基酚在其对应的最佳接种污泥浓度下能达到最佳降解效果。2-NP、3-NP、4-NP、2,4-DNP和2,6-DNP对应的最佳接种污泥浓度分别为3000 mg/L、1500 mg/L、3000 mg/L、4500 mg/L、3000mg/L。
其他文献
香港“人权法”评析李昌道近年来,香港不少有识之士纷纷抨击港英政府,在香港后过渡期引进"人权法",干扰司法运作,破坏香港稳定,并企图以人权法对抗基本法,这是阻挠中国于九七后对香港
便携式电子产品内部电路尺寸越来越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设备正在变得越来越薄,这就要求所有部件都要尽可能的小,对连接器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连接器尺寸不断
随着城市以及乡镇用电需求的增加,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传统电力系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如何创新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管理方法,已经成为供电部门必须要思考的
文章分别对武器装备研制投资决策的传统方法与实物期权方法进行研究,针对实物期权方法在武器装备研制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提出实物期权方法在武器装备研制投资决策中的
<正>自袁世凯死去后,北洋军阀首先分裂而成三大派,加之原先一些地方势力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民初军阀林立、割据的政治局面.至于军阀割据之所以形成的原因,论述看很多.梁启
校企合作共建会计工作室,能发挥学校和企业两种资源的各自优势,改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环境和手段。通过构建并优化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可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
近几年来,我国赤潮频繁发生且规模和持续时间均呈逐年增长趋势,长江口邻近海域和浙江沿岸是主要发生区之一。近海陆架区沉积物中陆源碎屑为主要成分,另有部分生源物质,如生源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点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文章探索研究一体化作战体系的特点以及建设和对抗方法,以有助于我们按照信息化战争规律要求,对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做
为了准确、科学地进行沥青路面性能状况评价和养护维修决策,对北京市多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状况指数(PCI)历年检测数据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利用分类统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养护模式下
<正>胡序杭,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57年4月出生于杭州,浙江慈溪人,入选杭州市&#39;五个一批&#39;人才。200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富能人治村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