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的形势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和污水处理量稳步提升,污水处理率呈直线式增长,但再生水回用水平却始终止步不前。既有研究普遍关注宏观因素的影响,忽视了微观主体认知和心理因素的内在作用。城市居民作为再生水回用的直接使用主体,其认知和行为选择成为再生水推广的根本决定力量。鉴于此,本研究从微观视角入手,结合再生水回用的特点,以城市居民的再生水环境效益认知和回用行为分别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以个体认知和行为选择为分析路径的理论模型,探索城市居民的再生水环境效益认知与其回用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调研数据进行SEM模型检验,结果表明:(1)我国城市居民的再生水环境效益认知对其回用行为具有显著的促成效应,其中,资源效益认知和环境改善效益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其回用行为,而健康风险效益认知则对其回用行为具有负向影响;(2)资源效益和环境改善效益认知度的提升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健康风险效益的感知,从而促使相应回用行为的发生;(3)居民的再生水回用行为意向在其环境效益认知和回用行为选择之间具有中介作用;(4)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对居民的再生水回用行为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加大再生水回用相关知识普及和信息披露以及水质监管力度,以弱化公众的风险感知从而对其行为产生引导作用,对解决我国再生水回用的推广难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厘清我国城市居民的再生水环境效益认知与其回用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并验证再生水回用领域“认知-行为”之间的差距问题,以引导居民的再生水回用行为,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