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皮质双侧改建失衡与TMD关联的应用分析 ——基于CBCT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是口腔颌面外科高发常见疾病,目前临床多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对其进行首诊影像检查,虽经济便捷且较二维X线清晰,但对TMD目前CBCT仍难以完全满足其早期诊疗需求;下颌骨骨皮质作为CBCT扫描野内正常解剖组分,其改建与咀嚼刺激可能存在关联;而偏侧咀嚼等左右失衡的下颌运动状态,其长期存在可致一侧关节负担过重从而引起TMD。目的:①验证咬合(咀嚼)状态失衡患者两侧下颌骨骨皮质厚度(Cortical Bone Thickness,CBT)是否存在差异;②探究TMD与左右下颌骨骨皮质厚度差异(Cortical Bone Thickness Difference,CBTD)之间的关联性;③评估骨皮质相关参数(CBT、CBTD)作为影像学指标对TMD的诊断应用价值。材料及方法:①第一部分:纳入20例单侧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实验组)与20例牙列完整患者(对照组)的CBCT数据,对两组患者各组内两侧CBT值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两组间CBTD值进行独立T检验比较差异。②第二部分:纳入60例患者CBCT数据(就主诉侧关节状态分为A组20例骨关节病、B组20例关节盘移位、C组20例正常关节;就两侧关节状态差值评分分为Ⅰ组(0分,34例)、Ⅱ组(1分,21例)、Ⅲ组(2分,5例)),对这两种分类下各自三组组间CBTD分别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差异;并对上述分组依据与各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CBTD值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③第三部分:模块一:纳入40例患者就其|CBTD|值与关节状态(有无TMD)绘制ROC曲线确定诊断阈值;模块二:根据确定的诊断阈值对45例患者进行有无TMD预测并以MRI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行诊断研究。结果:①实验组缺牙侧CBT大于完整侧CBT(P<0.05),对照组左右两侧CBT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CBTD小于对照组CBTD(因实验组CBTD<0,P<0.05)。②A、B、C三组间CBTD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Ⅰ、Ⅱ、Ⅲ三组间CBTD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以上各分组依据与CBTD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A、B、C分组依据与CBTD为正相关,Ⅰ、Ⅱ、Ⅲ分组依据与CBTD 为负相关,P<0.05)。③于M点及平均点存在与专业放射诊断医师诊断结果相近的|CBTD|诊断阈值;以此阈值形成的诊断方法对TMD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0.59<AUC<0.75)。结论:本文证实了下颌骨骨皮质厚度这一指标在下颌骨运动失衡后确实存在左右改建差异;且这种左右差异与TMD的发生及受累关节疾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关联;而根据这种关联我们也找到了可供TMD诊断的骨皮质相关参数阈值(|CBTD|),肯定了骨皮质这一解剖组分在影像学上对TMD的预测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多智能体图形博弈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已经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大量研究。对于每个智能体,一个合理的只依赖每个智能体可获得的局部信息的性能指标被定义。虽然可以通过解哈密顿-雅克比-贝尔曼(HJB)方程得到每个智能体的最优控制,但是在多智能体图形博弈中该方程组是耦合的,因此通过传统的方式解HJB方程往往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无法解决的。强化学习是机器学习的子领域,通过将强化学习和控制论相结合的方
目的测量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骨性Ⅱ类患者上下颌第一磨牙及基骨的横向指标,分析各指标与垂直骨面型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上颌磨牙远移目标位的宽度测量方法,对比目标位与原始位置的宽度特点。材料方法成人骨性Ⅱ类(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ANB角≥5°)70例,其中男35例,女35例,平均年龄25.26±6.47岁。对照组骨性Ⅰ类患者(ANB角=1-5°)70例,其中男35例,女35例,平均年龄23.43±5.
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普及,家庭服务机器人正在重建科学、舒适、健康的生活方式,赋予人们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在机器人逐步走入家庭环境的过程中,为了建立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方式,提升用户在家庭环境中的舒适度与幸福感,人们对机器人提出了更高的期许。除智能化需求外,希望机器人能够模仿人类“察言观色”的能力,根据用户的情绪,模拟人的情感照护思维进行任务感知与执行。将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任务规划与情感识别技术有效
薄壁件因其轻质量、高强度比的特性,在汽车、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此类零部件具有薄壁、弱刚性、尺寸较大等特征,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颤振,尤其在大悬伸刀具切削力作用下引起的加工变形不可忽视,严重阻碍工件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本文基于结构动力学、薄板理论,借助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手段开展薄壁件切削机理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考虑切削力引起的加工变形效应的薄壁铣削多点接触动力学模型,分析铣
学位
第一部分无创呼吸机远程管理治疗不伴呼吸衰竭的重叠综合征研究背景和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发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位。慢阻肺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病比例更高,并且有证据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加重慢阻肺的气体陷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引起更严重的肺功能损害。目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首选方法是夜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却很少将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单纯用于慢阻肺肺康复,因此持续气
对主题意义探究是英语教与学的核心任务。本文论述了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多模态高中英语校本作业的目的、特点、可行性,并结合具体的校本作业案例,分析了基于多模态语篇,开展听、读、说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作业。
目的汉化自我领导力改良问卷并以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信效度检验,形成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自我领导力测评工具;应用该问卷初步调查护士的自我领导力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1.经原作者授权后,遵循量表汉化的标准程序对英文原版问卷进行翻译与跨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自我领导力改良问卷初稿。2.向护士群体发放中文版自我领导力改良问卷初始版本,采用项目分析筛选题项;依据组内相关系数ICC以及Cronbach’sα系数
在工业酶生产技术应用中,利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降解木质纤维素等可再生资源,转化得到各种低碳环保的生物燃料和各种化工产品,对减缓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资源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里氏木霉和草酸青霉为代表的丝状真菌是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类的主要生产者。已有研究表明,胞外蛋白主要由菌丝顶端分泌,丝状真菌的菌丝形态影响其胞外蛋白的产生,某些菌丝形态发生改变的菌株表现出了更高的产酶能力。同时菌
本实践报告以青州市博物馆的一次陪同翻译为基础,通过目的论对实践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实践的难点主要包括:知识盲区,文化障碍,听力障碍等。为解决上述难点,本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将翻译目的作为翻译任务的出发点和根本,运用增译,减译,意译等翻译策略对此次口译实践进行了细致分析。上述口译实践录音的整理分析表明此次翻译实践完成度较高,故本次口译实践可作为论文实践报告的资料来源。作为目的论指导下的陪同口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