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金融是一种古老的金融形式,在源远流长的岁月长河中,它经历着“繁荣—衰败—繁荣”的循环发展历程,展示了极强的生命力,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时至今日,正规金融的商业化程度逐渐增强,正规金融的服务对象也日趋特定化,民间金融作为一支金融力量逐步扩大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民间金融对于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国家和政府也逐渐放弃坚决打压的金融政策,开始承认民间金融对于金融发展的助推力量,并适时的鼓励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这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民间金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民间金融的发展环境仍存在问题,民间金融的发展步伐仍旧落后于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人们在民间金融领域仍大有可为,且应该有所作为,让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一道为金融改革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是一个相对概念,从宏观角度讲,金融无所谓正规与民间之分,但是由于金融活动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政府开始加强对金融活动的监管,这些被纳入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金融慢慢就成为了正规金融,脱离金融监管体系外的金融就被边缘化为民间金融。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存在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民间金融得到适宜土壤,适时补充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民间金融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确,尚存在诸多法律问题,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对民间金融法制化、规范化。本文立足于法律角度,坚持民间金融是金融体系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以及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互补关系,着重分析民间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法律障碍及风险,分析民间金融发展困境,探讨民间金融监管配置,配套制度构建等问题。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本部分首先介绍本篇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通过对现实背景说明,来表明民间金融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表达了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并以此来突出论文的研究价值。其次,对国内外民间金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搞清民间金融研究和发展现状。本章最后部分说明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增加对本文整体脉络的掌握。第二章为民间金融概述,本章是对民间金融概念、特征、主要类型以及民间金融存在的必然性与规制必要性的介绍。民间金融,是指没有经过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授权经营,缺乏规范的运行指导,游离于当前金融监管体制之外的民间资金融通形式。对于其界定第三章笔者是从其资金来源的民间性、融资方式的非正规性、融资过程的非监管性入手展开思考的。在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简要论述民间金融类型之后,笔者又着重阐明了民间金融存在的必然性以及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第三章为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及现存的法律问题,本章分为两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个部分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我国民间金融短暂发展—绝对禁止—发展宽松—严格管制—逐步放开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为引导其规范化发展提供基本事实依据。第二个部分介绍了民间金融规制现状,提出当前民间金融发展面临的法律缺失、监管缺位以及担保机制不完善等法律问题。第四章为域外民间金融的法律规制借鉴性分析,本章分析和总结了美国信用合作社、社区银行等以法律规范形式发展民间金融的路径,介绍了日本的轮转基金组织和无尽组织逐步发展为正规金融形式的发展模式,以及台湾地区根据民间金融规模、形态的不同采用不同监管模式发展经验,并由此阐述对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启示。第五章为完善我国民间金融法律规制的思考与建议,本章是在明确我国民间金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到域外的发展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民间金融机会均等化、发展市场化、规制法制化的发展理念,就法律体系、完善监管、以及配套制度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