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作证激励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人制度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即使对证人作证机制的研究,在我国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证人制度存在的问题依然严重地存在着。证人作证难是目前世界各国诉讼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本文以此为题,旨在通过探讨证人制度的发展过程,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证人作证机制,既涉及证人作证的法定义务,也涉及对证人的权利保护。本文认为,要真正解决证人作证问题,关键是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证人作证制度体系,这关乎证人作证的社会环境、制度设计和法律执行三个方面。本文试图在借鉴国外证人制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证人作证制度,辅之以营造证人作证环境、强化证人制度执行力的“三位一体”思路,来设计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证人作证制度体系。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强调要贯穿“激励”理念,以形成一种全新的证人作证激励机制。  本论文除去参考文献,共分为十章。第一章前言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并对证人作证问题的文献情况进行了回顾。在文献回顾中,笔者对国内外证人制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评论。此外,本章还介绍了论文创作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的写作目的,在于引出论文主题“证人与证人作证机制”的研究基础。本章在对世界各国证人内涵和外延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对比了我国与国外证人概念上存在的差异,并对带有争议性的儿童作证问题、警察作证问题、法官、陪审员、律师作证问题,以及单位作证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证人作证机制部分,对机制和证人作证机制的概念、内涵进行了解析,指出了建立证人作证机制应注意协调的几方面关系,即证人权利和证人义务之间的关系、探求真相与人权保障之间的衡平关系、实体真实与程序公正的关系,为后文证人作证机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价值基础。  第三章重点介绍中国证人制度发展状况。文章回顾了我国古代证人制度的基本情况,对古代证人资格、地位、伪证责任等问题作了简单介绍。随后,在对中国证人制度发展状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证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产生的危害作了深入的研讨。通过对中国证人制度存在问题的阐述,看到,中国的证人制度既缺乏对等的权利义务,又缺乏激励人们作证的制度诱因。这是一项法律制度缺乏生命力的致命缺憾。  第四章介绍国外证人制度发展状况。证人制度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制度,其产生、发展、演变有着漫长的过程。考察国外证人制度的历史沿革,梳理不同时期的经验得失,无疑对于改进我国的证人制度有着积极的作用。囿于中外社会制度、历史发展的不同,各国证人制度的内容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本章对国外证人制度的发展和其丰富的内容进行了详尽阐述,一方面为后文设计我国证人制度体系提供了借鉴依据,另一方面指出,尽管国外证人制度与我国相比,其证人权利保护的内容要丰富得多,权利保障体系更为完备,但仍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证人作证这一历史性问题,不但运行成本过高,而且影响诉讼效率。言外之意,西方国家并非证人制度的理想之国,其根本原因仍然在于缺乏证人作证的激励机制。  第五章从理论上分析证人作证行为的动因。本章是论文最具理论性的部分,堪称论文的灵魂。文中以人性学说为基础,分别从心理学、法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以唯物主义的视角,依据科学的研究方法,从人的心理、人的行为动机和人所处的客观环境等方位,分析证人作证的动因,对证人作证行为客观、综合、全面地进行了合理求证,对当前我国证人制度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理论上的揭示,指出改进证人制度应当考虑的几方面因素,即要充分考虑证人作证的心理因素、经济利益、生命安全、证人权利义务的平衡,以及证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一切以证人为本,从证人角度出发来构建证人作证制度体系。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证人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  第六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具体构建理想的证人作证机制。本章从人性本源出发,以证人作证动机、权利义务对等理论为基础,大胆借鉴目前世界反贪理念、反贪模式,别出心裁地提出构筑理想证人制度模式的新思路,从营造正义环境、设计科学制度和强化执法三方面来构建“三位一体”的证人作证制度体系。即在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证人作证制度体系,强调严格执法,且要有相关法律或制度作保障,使良好的制度得以良性运转,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论文强调,与“三位一体”同等重要的是,在设计理想证人制度时要贯穿一种理念:激励理念。在确保证人权利义务对等实现之外,充分运用激励机制,设置鼓励证人作证的制度性措施,给予证人额外的奖励或鼓励,对证人作证行为予以积极性肯定或认同,从而达到激励证人作证的目的。  第七、八、九章分别对“三位一体”之环境、制度、执行进行具体阐述,堪称证人作证制度体系的三根支柱。第七章主要讨论证人作证制度的环境问题。笔者首先花费笔墨对环境与法治的关系进行了论述,阐明了环境对于制度运行的重要性。在如何营造制度环境方面,作者引入了“零容忍”理念和诚信教育理念,以营造激励公民踊跃作证的良好氛围;第八章的制度设计是“三位一体”框架的重中之重,是环境、制度、执行三者的重心所在,也是“三位一体”框架中内容最为丰富的部分。本章首先借鉴古今中外证人制度的优点,以证人作证的基本机理为基础,对我国证人的权利、义务进行了设定,包括证人强制性作证义务、证人经济补偿、证人安全保护、证人拒证权等,并对具体实施制度,如设置安全保护机关、建立经济补偿渠道、关键证人出庭、警察作证等具体问题提出了个人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对采用激励手段鼓励证人作证问题进行了大胆设想,比如将举报奖励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引入证人作证制度,从人事管理、工资待遇上给以配套规定,充分利用国家的组织资源为证人作证提供保障等。此外,本章还对带有激励性质的污点证人和卧底证人制度进行了讨论;第九章援引国际反贪执行的例子对执行力的重要性加以解释,提出了落实证人制度要抓好的几个方面,即建立法治的权威、用法制的地位确保制度的执行、法律规定要具有可操作性、严格执法、研究执法水平等。  第十章是对论文构建的“证人作证激励机制”的可行性研究分析,以及落实该机制的具体步骤。本章通过论证得出结论:本方案的设计不仅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而且来源于广泛的社会实践,因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限于整体法治环境和制度形成的条件要求等因素,该制度的实施要有先有后,分步进行,切忌不分轻重缓急,齐头并进,否则将适得其反,限制该机制理想功能的充分发挥。
其他文献
国际民事诉讼的管辖权是由冲突规范所调整的,其连接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以此为基础的国际民事诉讼的管辖原则主要由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网络空间的全球性使以地域为中心的
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发展经济紧跟环保建设,坚持“以害治害,化害为利”的着眼点,积极拓展矿井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途径,使煤炭企业的重点污染源———煤矸石变废为宝,取得了显著的生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立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治理,多渠道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九五”以来综合利用煤矸石达800万t以上。公司的煤矸石热电厂、矸石砖厂、建材厂、水泥厂
本篇博士论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一)概论篇;(二)原理篇;(三)运用篇。全文将近十三万字。  概论篇的内容包括推定概述、推定的分类、价值和作用以及与相似概念的区别。在本篇中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原名《劳动医学》,创刊于1984年。是由上海市卫生局主管,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期
传统的气象新闻的报道模式,主要以电视新闻播报和广播形式为主。在我国的新闻媒体播报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任务在于给民众提供实时的气象新闻播报,在实施的新闻报道中,如何利
随着计算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各行各业中都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在煤矿的机电设备中普遍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其使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都大大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
所谓因族开发就是指在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根据少数民族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现状、教育水平等方面的特殊性来选择适合少数民族自身人才资源开发的方
网络阅读早已普及,而且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其阅读量、阅读的便捷、阅读内容的五花八门,不能不说远远超过了传统阅读。然而,这样的阅读也带来了深层的弊端,负面效应正日益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