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组件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研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其应用规模越来越大。尽管2020年电力行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发展缓慢,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上升。接着,国际能源署提出煤炭正在终结,太阳能才是永久的观点,光伏发电技术有望成为让世界再一次震惊的可再生电力技术。光伏组件是实现光伏发电的核心部件,在实际环境中工作的光伏组件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会出现发电状态异常或故障事件的状况。若监管人员对于这些突发事故未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那么,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引起失火等不可控制的事件发生。如何解决光伏组件因发生各种故障现象对整个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影响已经成为一大热点。可以预见,光伏发电组件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必将成为当今光伏行业监管系统发展的一大助力。了解影响光伏组件发电的各种因素,通过可靠的故障诊断策略判断组件故障类型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整体效率,这是光伏系统高效发电的前提,也正是本课题研究意义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光伏组件本身进行了研究。包括对光伏电池的发电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不同电气外特性参数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光伏组件的多种故障类型以及影响光伏输出功率的因素,为后续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2)引入了两种故障诊断策略并搭建了仿真模型。提出了基于二维平面分段双线性插值的故障诊断策略,明确了两种诊断方法的联合判断指标并将其应用在监测系统的前端诊断;而后引入BP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策略,通过搭建仿真模型来模拟组件不同故障类型,获取实验仿真数据,得到不同状态条件下的输出特性曲线并分析其故障特征参数;最后,借助于真实电站数据验证了相应诊断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设计了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包括分析了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内容和功能需求,完成了智能监测终端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设计,并验证了基于Lab VIEW的实验测试方案,对系统的整体设计做出了应有的完善。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成为建筑物技术领域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旧有建筑物的移位改造工程以及对古建筑的文化保护越来越重要。而托换技术作为移位改造工程的关键技术,其重要性也愈加显著。在建筑物移位改造的研究中,目前关于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托换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较多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针对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托换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课题组对轴心受压柱组装式钢托换节点进行了许多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环境问题也随之加剧。城市森林具有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城市森林进行科学的综合效益评价,有助于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建立系统、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森林综合效益评价的关键,也是城市森林生态补偿研究的基础。南部山区对济南市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和泉水补给意义重大,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受限,环境保护工作无法持续进行,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生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消费者需求发生转变,促使车企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与整车质量,以保持竞争优势。随着现代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集成共享、强化业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越发凸显,越来越多的车企企业开始利用信息系统,辅助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但是,在信息系统的实施应用过程中,由于企业间生产运作方式与作业方法的差异,往往造成实际业务与系统流程的不协调,影响应用效果。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涉及企业
目前,金属消能器在减震结构方案设计和工程应用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于消能减震结构方案设计,通常根据工程经验设置阻尼器,通过时程分析反复试算,直至满足结构抗震性能需求,这耗费结构设计师大量时间精力。其次,金属消能器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复杂,地震动的输入具有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难以估计消能器在实际地震中的附加有效阻尼比。因此,一方面研究新的减震结构方案设计方法对于消能减震技术的推广有重要意义,另一方
建筑饰面层是包括建筑外保温系统、建筑外饰面在内的综合性结构体系,其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能力和装饰效果,目前已大规模应用于新建住宅以及老旧小区的改造项目。建筑饰面层使用过程中,在温度、湿度、荷载、材料属性退化以及使用年限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空鼓、剥落现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有必要对建筑饰面层进行温度-荷载耦合情况下安全性能的研究。首先,本文对建筑饰面层所用锚栓进行
当下的传统村落建设,普遍地表现为对村落整体空间特色的认知与保护力度不足、村落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空间图景的地域特色不鲜明。如何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的空间图景,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利用和地方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承,值得深思。传统村落历史悠久,反映着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空间记忆与文化内涵,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仅注重对村落个体或某一项要素的保护难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等多种要素置于同
滨海渔村由于独特的自然和地理条件,拥有丰富的景观和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滨海渔村纷纷涌入大开发阶段,景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附着在原住民生活的民俗文化也日渐消失。如何在保证滨海渔村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兼顾滨海渔村的发展,是当下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的重点之一。在阐述文章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休闲渔业对滨海渔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国内外滨海渔村景观设计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需求大幅提升,建筑能耗总量及其在社会终端能耗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办公建筑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服务的空间载体,是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办公建筑目前绝大部分存在资源消耗偏高、环境负面影响偏大、工作环境亟需改善、使用功能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对既有办公建筑进行节能绿色改造研究,是推动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健康发展、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战略目标的重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产业园虽然有较扎实的产业基础,但是长时间以来存在的功能单一等问题使产业园难以得到持续的发展。之后,随着“工业旅游”政策的提出和实施,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和改善。通过将科研、居住、文化、商业、办公等各类功能附加在原有产业上而形成综合类产业园,并且对产业园中生产厂区、加工车间、办公区域、创新研发基地、生活场所、商业街区、旅游景点等地的所有绿地环境进行分析归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大,期望值越来越高。近年来出现私人小汽车增长过快、交通拥堵严重、交通安全隐患加大、环境生态恶化、能源过度消耗等一系列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影响了社会效益。绿色交通作为一种新型交通结构应运而生,它是交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贯彻,是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所向,符合“以人为本”理念,绿色交通评价是绿色交通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联系环节。本文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