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具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使用品和陈设品,它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家具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室内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代表着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思想,家具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家具发展绵延至今,已从最初的生活需求,到现今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有些家具的艺术性甚至远远超越了其实用性。佛教在中国历史中一直与儒、道两家相辅相成,互相吸收与渗透,形成了中国文化思想中儒释道的三家合流。佛学思想在宋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直至今日的贡献影响仍然极大。本文通过系统查阅典籍与图像资料,考察考古和佛教历史、家具史研究的新成果,然后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对宋代佛教雕塑的实物、图像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从佛教雕塑这一切入点,借鉴佛教艺术方面的理论,较为系统地研究宋代佛教雕塑中的家具。论文通过对宋代佛教雕塑中的家具研究,总结出宋代佛教家具的历史、工艺、文化内涵、风格特征以及对后世的价值。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研究佛教雕塑的图像与史籍,借鉴佛教艺术与家具文化的理论,较为系统地将宋代佛教雕塑中的家具进行分类总结。大致分为两类:卧具与坐具,卧具分为须弥座佛座与方台佛床,坐具分为须弥座、莲花座、狮子座、金刚座、扶手椅。通过图像与史论对比的形式论证了宋代佛教雕塑中的家具的世俗性、人文性、综合性等特征。2、宋代具有高文化素养的文人阶层推动了佛教的发展,信佛之人远高于唐代,尽管经历数次排佛运动,信仰佛教之风丝毫未减,所以说宋朝是真正将佛教带来的高型家具在中土落户的朝代。3、宋代佛教雕塑中的家具的风格特征表现为:线条造型风格、整体造型风格、简洁造型风格与繁复造型风格,多种风格特征并存。体现了宋代佛教信仰的世俗性、多面性与特殊性。4、宋代佛教雕塑中的家具的装饰特征表现在世俗化的典型样式,无论是植物纹样或是动物纹样,都在宋代趋于定型,成为大众佛教艺术的代表。在宋代定型的典型佛教纹样,成为了传统装饰纹样的基础样式,并在元、明、清得到了长久的发展。5、宋代佛教雕塑中的家具的色彩特征表现为变化且统一,彩绘所用的颜料一般分为两种,为植物质颜料与矿物质颜料,多数雕塑使用矿物质颜料,其优点是带有毒性,免于虫蛀。6、宋代佛教雕塑中的家具材料类型多为泥塑,从建造耗时来看,泥塑比石雕造型精巧,塑造耗时更短;从建造成本来说,泥塑材料较石雕更易获得,无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7、本文论证了宋代佛教雕塑中的家具的社会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折射宋代世俗化审美、促进起居方式改革、丰富家具种类、启示现代家具设计这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