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中心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后消化道出血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1047973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十分危急的疾病,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表现更为凶险。该疾病的手术需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进行。其术后出现的消化道出血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并发症,但死亡率较高。且由于该并发症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因此较难实现早期诊断。本研究希望通过收集并回顾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寻找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5年1月到2019年6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我们根据患者出现大便隐血阳性、消化道出血症状的与否及其时间,将他们分为出血组、未出血组、隐血组和进展组。数据使用SPSS 2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平均值±标准差或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的方式表示,使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使用例数和百分比的方式表示,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检验。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各变量进行分析以探索各因素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406名患者纳入到研究中,消化道出血者共57人,其中仅有大便隐血阳性和伴有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患者人数分别为37和20,发生率分别为9.11%和4.93%,后者的30天死亡率为60%。在出血组(n=57)与未出血组(n=349)间统计学差异显著的影响因素有年龄[(53±10.4)vs(49.5±10.9)岁,p=0.024]、BMI[(25.6±3.2)vs(24.3±4)kg/m2,p=0.023]、术前e GFR<60m L/min/1.73m2的发生率(28.1%vs 15.2%,p=0.016)、急诊手术率(52.6%vs 38.7%,p=0.047)、主动脉弓置换率(59.6%vs 43.8%,p=0.026)、体外循环时间[(226.5±54.5)vs(194.2±52.2)min,p<0.001]、术后红细胞输注量[15(10-24)vs 8(4.75-12.75)U,p<0.001]、术后血浆输注量[1850(1125-3125)vs 750(300-1450)ml,p<0.001]、术后正性肌力药种类≥3(56.1%vs 20.6%,p<0.001)、术后肺部感染率(66.7%vs 41.5%,p<0.001)、术后ALT/AST>2倍正常值上限的发生率(54.4%vs 26.6%,p<0.001)、术后需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发生率(29.8%vs 4%,p<0.001)、术后血糖>11.1mmol/L的发生率(29.8%vs 16.9%,p=0.02)、术后血小板计数<50×109/L的发生率(31.6%vs 6.3%,p<0.001)、术后24h内进食或肠内营养的发生率(17.5%vs 37%,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血浆输注量>1000ml(OR=3.138,95%CI:1.528-6.443,p=0.002)、术后正性肌力药种类≥3(OR=2.921,95%CI:1.505-5.67,p=0.002)、术后需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OR=6.025,95%CI:2.47-14.7,p<0.001)、术后血小板计数<50×109/L(OR=2.712,95%CI:1.184-6.209,p=0.018)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进展组(n=7)与隐血组(n=37)之间统计学差异显著的变量有隐血后红细胞输注量[15(3.5-21)vs 3.5(0-8.5)U,p=0.043]、隐血后血浆输注量[1750(1200-2550)vs 700(0-1350)ml,p=0.006]、隐血后血小板计数<50×109/L的发生率(85.7%vs 32.4%,p=0.013)、隐血后正性肌力药种类≥3的发生率(100%vs 48.6%,p=0.014)。结论:1、术后需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术后血小板计数<50×109/L、术后使用3种及以上正性肌力药、术后血浆输注量>1000ml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对于术后需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密切关注,对术后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患者根据病情输注血小板,对术后血糖严格控制,对术后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提高警惕,根据指南行限制性输血或尽可能输注血液替代品以减少血液输注量,可能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或继续恶化。2、多数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出现的消化道出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部分患者可在大量出血前数日表现出大便隐血阳性,常规检查大便隐血可能对术后消化道出血有一定的预警作用。单纯的大便隐血阳性患者经过积极干预也有可能转为阴性从而避免大量出血的发生。
其他文献
生鲜业务作为零售电子商务中的重要一环,拥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和利润空间,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新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和用户消费结构升级的当下,线上服务和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新零售模式逐渐形成。为实现在线商城、生鲜零售和社区超市线上线下联动融合的商业模式,需要高可用的生鲜电商系统提供支撑。分析了高可用生鲜商城的系统需求,将系统划分为商品模块、用户模块、商城管理模块和后台管理模块四部分。服务端采用微服务架构,最上
学位
随着人们对冷链品的需求增加和冷链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物流速度的提升导致了社区便利店可以售卖的冷链产品种类越来越多,经营生鲜、熟食的社区便利店的数量在逐渐增加。所以原来一块区域只有一个配送中心给多个便利店配送的情况将不再符合部分区域的实际情况。现在存在同一区域有多个配送中心同时给多个便利店配送的情况。而且政府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很多企业开始考虑碳排放成本。本文正是在
加工中心作为机械制造中应用最广泛的设备之一,及时检测和评价设备的健康状态,有效得开展设备预测性维护,预防加工中心故障停机,是机械制造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加工中心关键部件健康特征提取、建模方法适用性、健康评价方法、评价系统开发和验证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完成的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本文利用指令域分析法分析了加工中心执行加工任务的过程,进而提出一种利用固定指令程序进行健康评价的方法。接着分
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医药物流的重要性被人们关注到,医药冷链物流作为更加专业化的物流,温度对药品质量影响大,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使药品变质失效而造成损失。冷链物流的关键在于链,如何保证冷链物流全程不断链,保证医药冷链药品质量安全成关注重点。作为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而言,提升医药冷链物流服务能力,药品全程冷链以保障药品安全是关键。本文选取BK物流园的医药冷链物流配送系统为具体研究对象,阅读国内外与医药冷链物流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愈发密切,如何进行系统高效的训练,以及在受到运动损伤后如何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完善的运动处方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医学手段进行健康测试,根据用户的健康测试结果来设计训练部位、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训练频率和注意事项,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以达到提高康复训练效率的目的。本文在研究运动处方管理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用户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