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传统的档案主要是以纸张为载体来记录档案信息的,长时间存放会出现纸张泛黄、破损、字迹模糊等问题,最终可能会导致重要档案信息的丢失。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化管理也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档案的存储介质也开始由传统的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转化。对电子档案的处理技术也就应运而生。本文首先分析了数码相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然后又分析了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的结构和工作方式,指出了应用FPGA器件解决本本系统的图像采集、处理和显示等问题的优势。研究了基于FPGA的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在各个方面的特点,包括设计的灵活性、功能的可裁剪性、软硬件的可编程性和良好的集成性;同时分析了图像处理片上可编程系统的设计思路及设计流程,最后详细说明了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实现形式。根据档案存储介质转换处理系统的功能特点,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合理的软硬件划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SOPC技术的图像处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并分别对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显示等功能模块进行了结构设计。系统的硬件设计是在QuartusII开发环境中进行的,而软件部分则是在NiosII软件开发环境中编写的。系统的采集部分首先分析了SD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模式,并对FAT文件系统进行了分析,然后将SD卡中的图片读取到FPGA中,对图像处理部分,首先对获取的图片进行检测,看图片是不是倾斜,然后在NiosII软件开发环境中编写程序对倾斜的图片进行图像的旋转校正同时转换图片格式,图像显示部分是直接将处理后的图片由FPGA控制VGA显示。最后,对整个系统设计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基本满足了预期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本课题经过软硬件设计和测试,基本实现了最初的设计目标。构建出了一套基于FPGA的档案存储介质转换处理的系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并奠定了基础。